【文档说明】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1.docx,共(10)页,26.9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时:一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中图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二节二、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的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
习俗。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课本呈现的主要内容是严重匮乏的水资源和不平静的中东。通过对中东不平静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明白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
热点。八年级下册中东地区成为热点的原因,是理解现实中东地区征战连连,持续动荡的基础,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理。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南亚地区,掌握了认识地区的方法和原理,本节课的中东则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某地区为什么会成为热点的关键,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有重要的
意义。三、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地理,有一定的基础。但不同的学生或班级,现有的有关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适当采用分层教学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得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以免被误解为“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八年级
学生年龄大概在十三到十四岁之间,主要的特征是开始逐渐摆脱儿童模式的束缚,独立意思增强,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由于不成熟,在分析问题时老师需加以引导。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
的原因;2.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并会分析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图片及图表等资料初步认识中东水资源匮乏及气候特征;2.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分析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珍惜生命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东地区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原因。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六、教学策略
与设计说明本节与实际结合较强,成为学习的重点。因此,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做到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适当讲解、讨论和提示。2.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与实际相结合。3.活动教学法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重点。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3分钟)复习导入。上帝给中东开了石油的窗户,就关掉了水的大门。播放有关中东地区干旱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让学生对中东地区的水资源有个直观的了解,进而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复
习导入有利于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且在分析中东持续动荡的原因时会有所体现。其次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东地区的水资源,所以图片展示中东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有利于前后衔接,并能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环节二:新知探究(29分钟)
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板书)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严重匮乏的水资源”的内容。图片展示“世界的气候类型”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都有哪些,主要以哪个气候类型为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回答: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面积最广。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呢?并展示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学生回答:全年高温少雨。过渡: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你是中东的一个酋长,你会选着居住在哪里!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引出气候对当地人口分布及农业生
产的影响。教师提问:请问中东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同时展示中东地区人口分布图。学生讨论回答:中东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反映了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教师提问:那么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是怎样的
呢?学生回答:中东地区的农业主要以灌溉农业、畜牧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香料、萱麻和纸莎草。其中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资源的地方。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在“中东的水资源”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湖泊,找出哪些国家因地面没有河流而被叫做“无流
国”。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回答:主要的河流、湖泊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利塔尼河、约旦河、太巴列湖水等。无流国: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阿联酋、卡塔尔等。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到本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有的国家甚至需要进口淡
水。过渡:展示中东地区的河流分布具体情况,请问同学们中东地区的水资源有什么特点?老师提示:有的地方有河流,有的没有,有的河流流经几个国家。设计意图:此处,对于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的特点学生首先能想到的是匮乏,但是其他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困难。学生回答:分布不均,多国共用。比如:巴勒斯坦、以
色列共用巴勒斯坦地区的水源;以色列、黎巴嫩共用利塔尼河水;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共用幼发拉底河等等。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中东地区最稀缺的是水资源,水资源严重地制约了中东经济的发展,它也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设计意图:明确匮乏的水资源是导致中东动荡的原因之一。
过渡:我们了解到中东地区的人们分布在绿洲、河流两侧等,其实他们属于不同的种族,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东地区的人种,一起进入不平静的中东的学习。四、不平静的中东(板书)过渡:刚才我们提到了不同的种族,而不同的种族有着不一样的
文化,便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有利于衔接前后内容。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多元的文化”的内容,同时老师将中东政区简图帖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将中东政区简图贴在黑板上,有利于下面的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合理利用了时间。教师提问:图片给大家展
示的是哪个人种,信仰什么宗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左图是土耳其人,分布在土耳其,信仰伊斯兰教;右图是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再接下来右图是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伊斯兰教,左图是阿拉伯人。活动:请同学们将
讲台上不同的“小人”贴在中东政区图的相应位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教师小结:中东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也叫阿拉伯世界,包括2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过渡:刚才我们提到了不同的种族,而
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教师提问:请问中东是哪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学生回答: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教师讲述: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启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的总称。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来源于犹太教,所以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古老的宗教。
中东地区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大宗教的简短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述:图片给大家展示的就是耶路撒冷的哭墙和清真寺。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
圣城。活动: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有关耶路撒冷这一圣城的材料。为了使同学们对耶路撒冷有个更深的了解,接下来给同学们播放有关耶路撒冷的视频。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手段,有利于使学生对耶路撒冷这一圣城有更直观的,更深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
宗教信仰也是导致中东征战连连的原因之一。教师总结: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也了解到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元的文化,而文化又直接反映在了宗教信仰上。因此,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过渡:提到中东,就不得不提到中东的历史。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东的历
史。教师讲述:历史上,中东曾是一系列帝国和王朝诞生的地方。这些王朝和帝国的统治阶级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甚至世仇。教师总结:历史也是导致中东地区征战连连,持续动
荡的原因。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历史也是一个导致中东动荡的原因。环节三:拓展延伸(6分钟)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东地区都有哪些主要的战争,同时老师加以解说。设计意图:通过对战争的阐述,加上背景音乐《ConquestOfParadise》以及硝烟弥漫、生灵涂炭的图片的播放,使学生
意识到中东战火连连,持续动荡的现实,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教师提问:中东地区征战连连,持续动荡的原因都有哪些?请同学们把原因写在黑板上(活动)。学生讨论回答:有地理位置,水资源,石油资源、宗教,种
族、历史因素等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表现自我,善于合作探究的能力。环节四:小节作业(2分钟)战争地理位置水资源石油资源种族宗教历史……教师总结:中东地区征战连连,持续动荡的原因都有:第一: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第二:资源——石油资源是世界上生产
最多,储量最大的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分布不均,多国共用。第三:多元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历史因素。第四:地缘政治,大国势力博弈。第五:种族领地之争。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完成重点教学。最后,祝福中
东永远和平。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35页的第5,6两题。设计意图:精挑细选的题目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同时学生还能发现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八、板书设计中东第三课时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四、不平静的中东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美观,利于学
生在头脑中构建知识框架。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