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6.2《神奇的海底》教案2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3.000 KB
  • 2023-0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艺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6.2《神奇的海底》教案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艺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6.2《神奇的海底》教案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艺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6.2《神奇的海底》教案2.doc,共(3)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0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王艳本课的教学设计在侧重美术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了音乐欣赏、游戏、故事讲述等综合艺术将大海的神奇主题烘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艺术课程的综合人文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艺术课的学习打下的基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神奇的海底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教科版艺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蓝色的大海”的一个课题,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彩等,让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海滩、海面走向更为神奇的海底,从而使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零散”走向“整

合”,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认识大自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关于“大海”主题的基础,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包头是一个北方地区,学生生活在大陆,对于大海本身很陌生,他们可能听过、见过、不少的海洋生物。可是了解

的还是不多。而且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思维运作以形象为主体,对于“动作”和“形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A、让学生初步认识海底的奇异景观B、让学生初步认识海底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2.能力领域:A、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动手

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B、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海底生物的艺术表现能力3.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珍爱海洋生物。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三、教学法分析我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完成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感染、暗示、激励等作用。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可以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观察法:通过事物和画面刺激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意义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和美的鉴赏能力。3、实验操作法:通过撕、贴、画等方式来表现海底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块,提高学生的艺术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采取上述的三种主要方法,主要是基于个人对于艺术教学的一些感悟:我觉得,艺术教学应该是综合性、个体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应该是与生活、与文化、与社会等的有机融合和

艺术把握。艺术素养是艺术课程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全体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能寄希望于课外的辅导,只能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本节课,在充分考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特点后,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素养:感受美的能力:在维美的动画中,让学生感受大海独有的神奇;在观察各种不同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块中,感受海

底生物个性的美。鉴赏美的能力:在比较各个生物时,渗透美的鉴赏;在品评学生作业时,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意见,在表达中培养美的鉴赏能力。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学生个性的独特把握,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我的设想是,通过对美的感受、美的鉴赏及

美的创造,从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一次提升。课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四、教学过程1.猜谜语,揭示课题.2.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真实海底的生物,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3.请学生谈谈对海底世界的感受和海底生物特点的认

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形、纹样、色彩4..让学生说说还见到过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通过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丰富课堂资源的交流与互动。5.深入认识海底生物的特征课件展示不同海生物组成的画面(1)、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海生物,观察它

的形状特征,然后小组内交流。(2)、让学生欣赏海洋动物身上花纹特点。在课件中,把海生物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然后进行装饰变化,“创造”出美丽的海生物,让学生感受用点、线、面等来表现海生物。比较,认知色彩。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通过

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6.在创作中内化学生的艺术素养a.方法渗透。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在讨论的基础上,b.为学生提供足够充分的创作材料。c.合作创作。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4.进行合作创作。加强学生的

交流、互动和合作。以求使作品的创作呈现更为丰富的表现力。7.在创作中,主要做以下几个步骤:.A.确定绘制对象、手法及对象大小。B.根据生物的形象考虑装饰的图案.C.进行具体的撕、贴、画等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的熏陶作用,可以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播放与大海相关的音乐:如《潜海姑娘》等8、作品展

评。每组选一两名小朋友展示并将该组的构思、设计意图,说说给大家听。讲得好的小组奖励一颗海星。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生生之间的互评,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用和激励性功用。9.扩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师: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

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3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