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艺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5.3《欢乐的泼水节》教案1.doc,共(2)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0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欢乐的泼水节----孔雀舞》执教者:王晴熹【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孔雀舞》2.初步了解《孔雀舞》的基本动作【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孔雀舞》2.学习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感知孔雀舞动作的基本特点,学生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孔雀舞基本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了解孔雀舞动作的基本特点,几个孔雀舞的手势及手型。2学生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孔雀舞基本动作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身穿傣族服装当傣族导游(一)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1、特色的竹楼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
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载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2、傣族的服饰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
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
梳,簪或鲜花作装饰。(二)了解傣族乐器1、认识象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萧。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
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2、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象脚鼓的敲奏方法十分丰富,往往随表演情绪需要而指、掌、拳、肘、脚并用,鼓点纷繁多变。鼓手边敲边跳,
不时做出摆鼓、甩鼓、摇晃转身等动作,十分诱人(三)傣族的节日——泼水节1、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
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
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
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四)傣族的吉祥鸟——孔雀1、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的标志性图案。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孔雀是聚居在
西南边陲的傣族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二、复习《孔雀舞》三、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
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一只体态轻盈的孔雀,在泉水叮咚,百花丛中,细细梳妆,或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四、学跳
孔雀舞(一)孔雀舞的手势提腕掌、立式掌、嘴型、叶型、爪型(二)看孔雀,模仿孔雀的体态孔雀开屏、梳理羽毛、孔雀照水、孔雀散步(三)跳一跳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