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2 二次函数的图象》教学反思-九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x,共(2)页,17.3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二次函数图象1》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作图,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体验新知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欣赏篇(从大桥
时代谈起),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之美。课堂开始通过生活实例结合多媒体引入,在学生面前展示跨海大桥的壮观、美丽。再在桥上找到漂亮的抛物线,以此引入课题。第二板块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又分成两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图象(用描点法画图),第二部分是探究性质(从图象中得性质)。探究图象时当学生知道第一板块中漂亮的抛物线原来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同学们带着好奇、怀疑和不信去验证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是否
是抛物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画图的过程包括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y=x2图象时,列表是我事先取点的,学生完成填空,再描点来确定图象的形状。由于列表取点个数较少,学生很难发现图象就是抛物线,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取比较密集的
点,这样学生就能轻易看出图象的形状了。而画函数y=−x2的图象时,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取点,以及为什么这样取点,最后用光滑曲线连接。总结上述作图经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让学生学会模仿,进而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作法。第二部分探究函数性质,我采用学
生观察对比函数y=x2和y=−x2的图象,完成表格的形式探究。这样数形结合,即生动又直观,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学生经历从特殊函数来归纳总结一般函数的性质,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们也完成的很好。第三板块是应用篇(从函数性质用起)
,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应用二次函数最基本的性质去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纵坐标一定时,横坐标并不唯一,这一板块学生掌握很好。第四板块是丰收篇(用智慧树总结课堂所得),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这样更知识点更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学
习。一堂课上下来感觉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准备不足,这次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还没有学习二次函数的前提下,课前匆忙补充概念,增加了学生探索二次函数图象的难度。其次,整堂课以独立探究为主,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在函数图象的探究过程中,实际上学生出现了很多错误,而我直接帮他们指出
并纠正过来,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找茬”,可能效果会更好。第三,自己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在探究性质和应用篇中,其实学生做得很好,学生回答也很到位,而我害怕学生听不清楚,喜欢重复。甚至学生回答一半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引导,这点以后值得注意并改正。总之,我在教学上还有很
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出一堂让学生满意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