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2)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世界的气温一节课理论性强,趣味性较差,需要读图析图并联系实际的地方多。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重点研读教材、认真分析课标,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特征设计了本节课。课堂
基本按照设计顺利进行,达到了教学目标,现在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如下:本节课成功之处:1、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让学生与教师和教材互动起来。本节课从两大块设计:(1)、通过观看同学的旅行,学生自主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学生验证,通过主动看书、读
图、结合自己的体验并与同学分享来验证。两大板块都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中始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案例“同学的旅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不枯燥乏味。2、从学生
体验入手,化难为简。独立思考,合作归纳。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直接用图归纳有难度。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采取的倒置的方法来讲解。先从同学的旅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其次用抽象的地图来验证,最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3、注重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合作读图,互
相解疑。本节课用到的图很多,若直接带着学生读图,部分学生能理解且有一定的深度。但对于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和看图的习惯培养会弱一些。在课堂中采取用图验证的方法,首先学生会找自己想要的图.(主动的看图);其次会看图能否证明,则会看图名、
图例、图中事物(主动分析图),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4、用案例说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本节课用大量的事实图片、事例、视频让学生感知,体现“学习对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学生合作分享所学知识与身边
的生活联系起来。最后作业学生自己设计避暑方案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1、有些语言不够精炼准确,有些地方过渡不自然。2、对于海陆差异还需细化和加强。洋流的概念和性质需加入。3、对于学生合作的评价相对单一。缺乏对学生的检测和应用提升
练习。4、对于合作后由学生讲解,部分知识自己没能及时的补讲和精讲。改进措施:1、精炼语言,问题设计简练明确,描述准确。2、对于海陆差异是这节课中难点中的难点,可以设置更多的时间强化,可以设计实验或者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
海陆热力的差异。简单的对洋流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补讲。3、对于合作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激励性评价、检测性评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合作展示时,部分学生讲解后需要精讲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