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12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1.755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4)页,31.7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二)》教学说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1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二)》。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延伸,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设计采用创设情景照片----学生实验探究----微课视频动画总结的教学模式。用生活照片引发学生思考,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地理学的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公转中心、方向和周期。②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如四季五带的形成。2.能力目标①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地球公转,

说出地球公转地理特征。通过实验操作能正确分析地球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形成。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正确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及全球昼长情况。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索,以及多组生活中反映地理现象的照片,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三)、重点难点重点:四季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难点: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实验器材的准备:激光手电筒、手电筒、地球仪等实验原理:实验一:用激光表示直射的太阳光

线,水平放置一定高度分别指向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分析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实验二:实验操作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产生的影响,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及影长的变化。实验三:探索直射和斜射的区别,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热量的关系得出北半球四季的形成

。2设计目的:本节课内容难度较大,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文字性的结论,只有通过设计相关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实验效果清晰很容易得出结论。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推理和归纳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启迪学生思维

为核心,让学生参与进来,并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以及反映生活现象的照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在平时地理学习中设及的实验并不多,所以实验探究问题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动手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学生实验操作环节要

注意引导到位。并注重在后期地理教学中多涉及实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习惯。三、说教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地理情境,以问题导引、实验探究层层递进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首尾呼应。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地理核心

素养的培养。所以这节课可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分享、微课动画总结等教学方法。四、说学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小组角色扮演,实验探索、读图分析、微课动画总结、分享与交流等学习环节。五、说教学过程【学习活动1】【导入】:出示两组照片:第一组

照片分别是南极冰天雪地里的企鹅与赤道附近炎炎烈日下的沙滩人群,第二组照片大家比较熟悉,分别是我们16年夏入校军训照片和18年我们校园的一场雪景。设问:导致这两组照片差异的因素是什么?生:温度。设问:为什么同是地球赤道附近热而极地严寒,又为什么同是校园夏

天炎热而冬天寒冷?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对比鲜明的两组照片能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特别用自己的校园生活照片设问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出示学习任务:我把本节课内容分为以下六个任务,由六个组组长上台抽取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2】(

二)小组分享:六个小组依次上台分享:1、第一组同学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地球公转,分析地球公转地理特征。2、第二组同学上台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通过实验分析地球在不同的公转轨道太阳直射点位置特征。3、第三组实验:分析距太阳直射点远近不同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第四组实验:探

索太阳直射与斜射的区别,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与温度的关系。设计意图:三个实验,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通过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产生四季的变化。教师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交由学生动手操

作和演示,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效果明显,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活化,便于学生吸收理解。过渡:实验结束后对前面进行小结并且展示课前导入中的两张照片,以及问题:为什么同是校园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由学生回答。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很好的回答。并且做到前后呼应。5、接下来在PPT展示两张不同季节学生早上

晨跑照片。通过照片的明暗分析日出时间差异及昼长的变化,并由第五组读二分二至日图分析太阳直射点及昼长情况。过渡:能否根据地球上各地距太阳直射点远近不同分析地球温度带。6、第六组结合二分二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分析地球温度带。设

计意图: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学生分别参与到组织探究和分享环节中来。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动手,和表达能力。【学习活动3】课堂小结:播放一个微视频反映地球公转产生的影响。学生通过视频完成表格。课堂检测:拓展延伸:欣赏

极光和极昼照片。结束语4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地理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科学的求索态度揭秘我们的地球。板书设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公转地理特征地球公转产生地理现象地球的公转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9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