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赣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1.doc,共(2)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62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了解多个童话故事中的形象特征,创作方式和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
学过程1.导入(视频)(1)、播放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的片段。(2)、老师带好孙悟空的面具,手拿金箍棒说道:俺老孙来也。小朋友们。都认识俺吗?学答:孙悟空师问:是的,老师扮演的是美猴王孙悟空,你们喜不喜欢他呀?学答:喜欢师问:老师也非常喜欢,你
们为什么喜欢他呢?学答:师说:是的,孙悟空它有这么多令人难忘的地方让你们去记得它,喜欢它。那我们中国还有许多童话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下这些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出示课题)2.新授(1)了解民间剪纸形象特点a.播放《三个和尚》的短片,讲述这个故事。引导
学生说出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要跟小伙伴团结有爱,愿意承担责任,生活才会越来越好。b.出示剪纸三个和尚,提问学生:同学们,老师的这三个小和尚是用什么制作的啊?学答:师说:它们采用了传统民间剪纸的技法,同学们,老师的这三个和尚有什么特点啊?(引导学生说出外表,造型。色彩这几点)
解释民间剪纸特点:塑造出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具有浓烈的装饰性与欣赏性。是我们中国童话形象的一大特点。c.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童话形象是采用了剪纸的表现形式呢?(展示猴子捞月、狐狸打猎人)中国传统的剪纸技艺用在塑造形象上是不是别具一格,与众不
同呢?d.展示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2)了解中国水墨画形象特点a.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视频师问:同学们,这是哪部动画片啊?学答:《小蝌蚪找妈妈》师说:是的,它也是我们中国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刚出生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b
.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画,提问:老师是用什么来画这幅画的?(引导学生说出水墨,国画)。解释传统的水墨画特点:画面呈现出意韵生动,轻灵优雅的水墨意境。没有水,却好似在水中一般。c.水墨画的形式可不止有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我们看看还有什
么?(展示牧笛、山水情)这两幅作品全程没有对话,全靠背景音乐与水墨表现撑起整个世界。是我们中国童话中不可多得的瑰宝。d.展示如何绘制水墨画。(3)激趣配对,学习造型、颜色、表现手法等知识点a.我们中国有许多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你喜欢的童话形象是哪个?学:师: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下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形象
。b.把一些童话形象打乱贴在黑板上,邀请两位同学把他们各自归类。师:好的,这两位同学已经帮他们找回了各自的朋友和亲人,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配对成功了吗?非常棒,同学们都找对了。这里面有些形象是我们看过听过的,但有些是我们没看过的,那没看过的你们是靠什么
把他们配对成功的啊?学回:c.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造型、颜色。表现形式的不同来区分、同学们,他是谁啊?(拿出大头儿子的童话形象)学问: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有像大头儿子这么大头的人吗?并没有,这是为了突出他的形象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贴出表现手法,夸张)通过这种表现
手法使我们更加映像深刻。d.(拿出哪吒),同学们,我们看看这个哪吒,他跟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是的。他有三头六臂。这是作者为了更加神化这些人物采用变形的表现手法?(贴出表现手法,变形)e.(拿出小猫钓鱼的童话形象),同学们,现实的猫会钓鱼吗?生活中只有什么会拿着鱼竿钓鱼啊?学
:师:对啦,生活中只有人类会拿着鱼竿钓鱼,而为了让小猫们更加形象作者赋予了它们人类的特点,而这就是拟人化(贴出表现手法,拟人)同学们。我们刚刚知道的这些都是童话形象的表现手法(贴出)f.提问学生其余童话形象采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复习巩固刚了解的表现手法。3、创作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寻找。我们发现这些童话形象基本都采用了一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表现手法去塑造。怪不得这么令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有没有同学想创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形象呢?课桌上有许多未完成的童话故
事形象,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形象吧!(播放背景音乐)4、评价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给大家讲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6、总结在今天课堂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童话故事形象,同学们成功地学会了欣赏中国童话故事作品的一些的方法,这样
的探索非常了不起。中国的童话故事呢很多,有惩奸除恶的神笔马良,有还有勇于尝试的小马过河等。我们这堂课仅仅欣赏了很少的一部分,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去欣赏和创造或改编中国甚至是外国童话故事形象。看一看外国的童话形象和我们中国的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