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赣美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京剧脸谱》教学反思3.doc,共(2)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62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本课是根据湘版教材六年级(下)第6课的《唱大戏》中活动一,围绕戏曲中京剧脸谱进行艺术造型设计,接下来我将从亮点、不足及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亮点:1.任务驱动:本课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唱大戏》的比赛为任务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以“战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得到发展。2.情境体验:在教室的周围,布置了生、旦、净、丑的戏曲人物及各种色彩和谱式的脸谱,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戏曲的大情境中。通过识脸谱
、说脸谱、创脸谱、展脸谱、演脸谱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进而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www.renjiaoshe.com3.深度探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卡(脸谱的色彩和谱式),完成任务单(
①连连看②将脸谱分类)上的内容。在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脸谱的色彩和谱式进行认知内化。将整体的问题抛给学生,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碎片化。4.充分研究学生学情:在试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谱式的概念难以理解,及时调整,将语言转化为六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完成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5.关注学生生成,及时育人在学生作品展示环节,有位学生分析自己绘画孙悟空脸谱的运用的色彩时分析了孙悟空性格的多面性,教师及时抓住此点,分析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产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将学生在校和社会中的表现做对比,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6.整合将戏曲演唱、表演、与绘画脸谱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综合能力和跨界思维。二、不足:1.在提供脸谱色彩介绍中以历史人物进行举例,但学生对个别人物性格并不熟悉。2.表演过于仓促,且形式较单一。3.没有让学
生口述或者书写对中国戏曲的认识和体会。三、措施:1.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戏曲方面的资料,加深对戏曲的研究。2.教师也可提供历史故事资料,让学生在历史中了解人物的性格。3.让学生口述或者书写对中国戏曲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