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202新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共(6)页,29.7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8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科目四年级科学上册课题16.声音的产生课型备课人课时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并说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产生声音,并能动手验证;3.知道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声音感兴趣;2.乐于探索声音的产生;3.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通过
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师准备:小鼓、大米、(皮筋)、水槽、音叉、水槽、烧杯、矿泉水瓶及声音课件。学生准备:笔、尺子。教学过程一、猜声音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听声音辩物体的游戏好吗?2.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
满声音的世界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产生。(板书)二、发现问题,引导探究。(一)制造声音,初步感知声音产生的原因是1.请各位同学利用身边的东西制造声音,我们不比谁制造的声音响,我们要比的是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清楚了吗?注意观察这些声音产生前后有什么变化?建议大家在制造声音的时候适
当控制音量,好吗?2.学生活动。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3.交流刚才你是怎样制造声音的?(二)观察发声的物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1.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2.师小结:科学上
把类似尺子一样来回反复的运动叫振动。3.提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那么现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们同意吗?4.学生发言。5.现在很多同学都认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是吗?三、加深感知振动这是一个音叉和锣,我敲一下,哎,发
出声音了,看到它振动了,看来,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在振动,有些物体的振动很明显,有些不是十分明显,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四、感受人体的发声器官。手摸声带进行感受。猜测:我们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交流感受: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把
手放在喉咙的位置,轻轻说,4.假如声带不能发声,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什么影响?5.讲解: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让声带发出更多美妙的声音。五、巩固1.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敲锣)谁能让锣声立刻停止?2.学生回答原因并演示。板书设计
:16.声音的产生固体物体液体振动气体课后反思:科目四年级科学上册课题17.声音的传播课型备课人课时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通过动手实践了解不同物质的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知道固体传声效果是最好
的。3.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及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难点:比较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铃铛球型屏胶管,酒精灯,音钹等。学生准备:装了米水,空气的塑料袋或气球也可以用袋装牛奶代替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声音的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传播。二、引导观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出是一串小铃铛,摇一摇,问你听到声音了吗?2.在铃铛和我们耳朵之间有什么?3.归纳空气,充当了传播声音的媒介,因而我们可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4.江铃当放入一个
球形球形瓶窑洞,注意将小玲固定好,不要让其在摇的过程中碰到屏蔽问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瓶内瓶外都充满了空气,我们还能听到声音5.问能不能把瓶中的空气去掉?怎么做?请学生说说去掉瓶中空气的方法,演示瓶中加入一点点水
,接上胶管如图安智6.点燃酒精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如有水蒸气产生水逐渐沸腾,热的传递热,空气上升7.当有大量气体涌入,涌出后用夹子夹紧胶管问,这时瓶子里有什么有空气吗?8.再次摇动铃铛听听声
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9.如果我们将里面的水蒸气也抽出,会怎么样?去掉胶管,接上抽气管,抽出气体,再摇铃的声音更小或消失10.归纳没有空气的环境,我们称为真空板书,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问太空里有声音吗?为什么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因为那里没有空气?三、指导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介
质的传声效果1.认识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保持安静,按老师的所说手势进行活动。2.坐直身子,用手指轻敲桌面,一脚听声音大小,然后将耳朵贴近桌子,另一角再听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按要求进行感受声音的大小变化交流发言?
说出自己的看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教师引导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4.亲身体验认识不同介质的传声效果的不同5.我们知道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传播声音的效果怎么样呢?6.先让学生猜测你的猜测,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
们拿出准备好的用具。7.实验方法将它们分别垫在耳朵与桌面,桌面之间,用相同的力度敲桌面,听一听哪个传声效果最好?哪个最差?并将它们排序。8.巡视指导纠正实验中不规范,不规范操作,帮助得出正确结论9.根据学生汇报,将板书完善10.设问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教师从教室四角依次走过,边走边敲轻敲,最后在教室中央站定,让学生感受判断,想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向,四面八方板书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五延伸拓展1讲述“伏罂而听”的故事,并结合内容板书简图。
2装有黄豆的矿泉水瓶,窑洞问怎样使声音变大或消失?三、板书设计:17.声音的传播传声效果气体固体液体差好中课后反思:科目四年级科学上册课题18声音的变化课型备课人课时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生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2.
通过猜测和验证获得证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3.激发对乐器的研究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分清楚音强和音高的区别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每个学生一一组为单位组织个芯片群口琴,吉他钢尺,每个人四根吸管剪刀教师铝片琴口琴,吉他音差钢管诚品吸管乐器,橡皮筋宽胶带些过程
课前准备1.见学生时相互熟悉,相互提问。2.教学调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钢尺和皮筋实验。3.每人发一根粗细细管试试学生能否吹响教学生吹响吸管的方法。4.要求学生带一些乐器,口琴,竖笛,吉他,二胡,小提琴等了解学生对乐器的认识。每人带一把圆头剪刀,制作乐器时使用。课堂教学一、声音的强弱1.引
入,熟悉周围环境,试试话筒给大家问好2.拍手游戏,按照强弱弱的节拍及节奏拍手拍桌子,说明用力的强弱跟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3.请您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二声音的高低(一)对声音高低的认识1.提问声音,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你知道声音的高低是怎样变化
的吗?学生展示对高低的认识,请学生发出声音的高低。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唱音阶教师示范唱出1到7。3.学生跟着教师场音节体会声音的高低变化,小结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强弱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轻小和想中高低是我们音竭力所学的1234。4.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乐器能发出高
低不同的声音。5.小组发铝片群研究声音高低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6.发口琴竖笛,吉他等乐器等乐器,让学生研究发音嗯音高与发声部分的关系,并用简图和7.文字进行记录,如学生不会画简图,则失范画画图方法。8.教师巡视指导。9.汇报交流。10.呈现
记录表汇报他们的发现。课堂总结: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2.出一个难题,敲击一下鼓,要敲出强弱的变化,谁能敲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板书设计:18声音的变化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