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13《种子发芽了》示范教案1.docx,共(3)页,22.8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6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13种子发芽了◆教学目标1.知道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2.了解种子的构造。3.能开展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难点】学生亲身
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并掌握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刀、瓷盘、纱布、大豆、玉米、花生等种子等。教师准备:放大镜、镊子、课件、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
有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农民伯伯种地也很有学问,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种子种在土壤里,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发芽生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新的课题:种子发芽了。二、讲授新课(一)活动一: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教
师】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浸泡过的花生的种子,还有课前你们自己准备的蚕豆、大豆、玉米的种子,下面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研究。在观察之前,小组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观察研究。【学生】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方法。(用放大镜
仔细看,用小刀切开看里面的构造)【教师】对学生好的探究打算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提示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教师】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记录观察结果呢?【学生】可以画出来、可以写字。2/3【教师】不强求统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学生
】交流探究结果。代表汇报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胚芽、胚根、子叶。【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细致观察,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的结果,非常了不起。那么你再猜想一下种子发芽的是哪部分?【学生】说出猜想。【教师】到底是种子的哪部分发的芽呢?下面我们一起观看种子发芽的视频课件。(建议
使用资源:【科学博览】种子发芽)【教师】小结:一个健康的种子发芽不仅因为里面有胚芽,它还依赖外部条件,它需要外部哪些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二)活动二: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你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可能与土壤有关,与水、温度、空气有关)【教
师】平时我们都吃过豆芽,这是几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
订实验方案,验证猜测。【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交流实验方案。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想研究什么问题,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要改
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光照、温度。(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一号种子放在有水的盘里,二号种子放在无水的干燥的浅盘中。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和空气。(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同样用水泡好的种子,一号种子放在常温下
,可以是教室里,可以是家里的厨房和客厅,二号种子放在温度低的地方中;可以在种子里面放入冰块,可以放在冰箱里等。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是水和空气。(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同样用水泡好的种子,一号种子放在常态的环境中下,可以是教室里,可以是家里的厨房
和客厅,二号种子放在真空中。【教师】小结:每个小组的同学团结合作,积极动脑,设计出了合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3/3的猜测。我们要按照设计的方案去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一个周后我们再来交流你的观察结果。如果种
子发芽了,大家可以把一部分种植在土里,继续观察。(三)活动三:交流研究成果【教师】很多同学已经急不可待想知道我们观察的结果,很多同学把课前仔细观察的现象拍摄了下来,请同学们观看。【教师】看完后提问:说说种子发芽了需要什么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教师】经过种植植物的这个活动,你知道植物怎么繁殖后代吗?(突出种子繁殖)【教师】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农民伯伯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引导学生总结春天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空气湿润,适合种子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