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大象版】五年级第11课《面对欺负怎么办》教案2.doc,共(7)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0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面对欺负怎么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大象版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第四单元第11课,本单元以人际交往为主题。《面对欺负怎么办》就是在这一主题下,通过游戏“大圆圈”、视频观看、“我有刻度尺”、情景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找到面对欺负的正确做法。二、
学情分析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很有必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五年级小学生对他人的欺负主要表现为肢体动作和语言方面,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三、设计理念本
课采用小组活动探究的形式,随着活动的进行,不断引导学生掌握面对欺负的正确做法,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个人物角度分别想出对策。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学校里欺负事件的发生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这三种人物角色都有着一定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会分析评价人物角色的过程,采用
并学会正确面对欺负的正确做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拒绝欺负、关心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更富有同情心、包容心。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面对欺负的正确做法。2、教学难点将面对欺负的正确做法灵活运用到现实的
欺负事件中。六、教学准备PPT课件、刻度表、笔。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游戏“大圆圈”讲解游戏规则: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伸出大拇指,右
边的同学依次抓住左边同学的大拇指,围成一个大圆圈。总结并提问:要想完成游戏任务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小组内成员互相抓大拇指,围成圆圈。游戏调动课堂气氛,为下个
环节做好铺垫。2、视频观看播放视频:小东和小红正在聊天,结果胖子过来打了小东,并嘲笑他是“孤儿、可怜鬼”。旁边的同学有的起哄说:“打得好,打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欺负事件的危害,表明面对欺负的态度:向
欺负说“不”。得好!”有的上去跟着一起打小东,小红则在一边无助的看着。提问:被打的小东会有什么感受,这件事对他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看来欺负事件对小东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我们要坚定的向欺负说“不”。3、原音再现播放音频,让学生辨别是欺凌者还是旁观者说
的话。学生进行角色辨别。引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的概念。4、我有刻度尺分别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和欺负事件的关系程度打分(刻度尺上有0至10分,0代表一在相应刻度上圈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分数。帮助学生认识到欺负事件的发生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都有点关系也没有
,10代表有完全的关系)。总结分析:同学们都打出了各自的分数,那么这三种人物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呢?先听老师来分析一下吧。欺凌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用暴力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只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应该负主要责任。被欺凌者一般内向、敏感,受到欺负后常常忍气吞声、默默
流泪,只能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由于是“受害者”,关系,分析这三种人物的心理特点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程度。他们负较轻的责任。旁观者既可以伸出援手,也能内心冷漠、坐视不理,成为欺凌者的“帮凶”,与欺负事件的发生脱离不了关系。5、锦囊妙计从欺凌者
、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三个角度想出应对欺负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方法:欺凌者应该冷静思考、道歉;被欺凌者应该向同学、老师求救;旁观者应该劝阻、帮助。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应对方法。学生自己找到的方法会印象深刻,更容易掌握。6、情景讨论情景一:小军看见高大的哥哥拦住小明并要钱。(由学生角色扮
演)小组内任选其中一个情景展开讨论,写出情运用上一环节所总结的方法,想一想面对具体情境,怎情景二:小钟喊小李为“胖李子”,同学们哄堂大笑。(PPT出示)景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分别是谁以及这三种人物角色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样灵活运用面对欺负所应采取的正确做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7、总结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最后送给同学们12个字:拒绝欺凌、保护自己、关心同学。学生聆听。再次强调课题,巩固所学。九、板书设计面对欺负怎么办冷静、道歉求救劝阻、帮助向欺负说“不”欺凌者被欺凌者旁
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