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6.docx,共(6)页,27.43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36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感受纸的神奇之处,并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本课
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第二部分——探索,用“折叠”这种改造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
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较弹力)、放一放(比较承载力)、摸一摸(比较隔热能力)。第三部分——研讨,纸改造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这张纸具有的全新功能。教材中的各教学环
节虽不难,但很理性化,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应更童趣化,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集中注意力。因此,本节课将以纸朋友遇难的两个故事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做中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可以使它性能更加好,承受力增强,防水性增强。二、学情分析基
于上一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非常熟悉,但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知道纸是薄的、软的、能够折叠、能够画画等。并且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再加上低段学生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本节课通过童趣化的故事,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帮助纸朋友解决困难,激发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到通过自己简单的折叠,普通的纸承受力更好了,并体验纸变成油纸不怕水了。最后,通过神奇纸的视频,感受到纸还有想象不到的本领。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普通纸经过简单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
会发生改变。2.了解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材料会随着
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普通纸和加工过的纸的区别,并用语言简单描述出来。难点: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纸在加工前后的变化特点。五、教学过程(一)故事情景引入1.观看纸朋友遇难一的视频:纸朋友帮助钩码朋友过桥墩的困难。2.思考回答:纸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纸朋友为什么背不动
钩码朋友吗?3.教师引导:引出白纸的特点:薄、软、(板贴在黑板上)4.思考回答:你们有什么办法让纸朋友力气更大,让它能撑起钩码。5.预设:可以多用几张纸朋友,可以用折的方法......6.教师引导:引导学生用折的方法,若学生没有提到瓦楞纸,
教师直接出示:黄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你们见过这样的形状吗?折扇子的方法,会折吗?7.过渡:我们想到了几种折的方法,那得试试才能帮助纸朋友。今天黄老师把桥墩和钩码朋友也都带来了,(展示实物)待会你可以用我们刚才说到的折法,你也可以试试你的新办法。【设计意图】:将纸拟人化,通过纸
朋友与钩码朋友遇到的困难的故事情节,更具童趣化,适合低段教学,并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二)让纸朋友力气更大1.出示实验要求:(1)每组一人一张纸,看哪组想得办法多。(2)成功的小朋友,先你的纸桥先放在一边,然后可以帮助小组其他人。如果全组都成功了,可以再
向黄老师要一张纸。(3)听到音乐声,立马坐端正。2.小组实验:尝试通过折叠,使纸朋友力气更大,撑起钩码。3.教师巡视引导,分发纸张。3.过渡:黄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帮助纸朋友变得更强壮了,那谁先来展示展示你的办法。4.小组上台汇报,回答“你来说说你是在怎么想到这
个办法的?”其他小组回答“这张纸朋友变成什么样了?这张纸和原来的薄纸有什么不一样?”5.教师引导:纸变厚了、形状变了,纸朋友的力气会变大。6.小结:果然纸朋友没有看错你们!这么快通过简单的折叠,让纸朋友力气更大了,让它有了新本领。(板贴力气更大了)【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
验,用自己想出的方法让纸的力气变大,撑起钩码,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三)让纸朋友不怕水1.观看纸朋友遇难二视频:前面过桥失败了,我们又重新选择新的路线游玩。走着走着,遇到了一条河,怕水的我害怕了!大家能再帮帮
我,让我能够不怕水吗?2.思考:纸朋友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为什么看到河水会害怕?3.教师引导:引出纸的吸收性,遇水会湿掉。(板贴普通纸“怕水”)4.学生自由回答,预设:折成船、飞机,涂上蜡笔......(教师适时评价)5.观看油纸制作视频,展示涂食用
油的方法。6.小组实验:在普通纸和油纸上各滴加一滴水,比较油纸怕不怕水。7.生汇报:油纸怕水吗?怎么发现的?8.小结:我们对纸简单刷了油,纸朋友就不怕水了(板贴)【设计意图】:将纸的两个新本领通过两个遇难的
故事,很好地连接在一起,让整节课思路更加明确,学生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学生其实很喜欢帮助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四)拓展应用1.过渡:这么快,我们就帮助纸朋友解决了两个问题,还让它多了两个新本领——力气变大了,不怕水了。而且这两个新本领在生活中也有了更好的用处。我们来看看。
2.(1)观看纸箱图片,思考:纸箱板侧面的形状跟刚才我们折叠的哪种很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2)观看油纸伞图片,油纸的发现,让我们古代的人们有了更美的遮雨工具。3.引出主题:普通的纸经过简单加工变得神奇。(板贴题目)。
4.思考回答:神奇的纸还有其他神奇之处吗?5.观看神奇纸的视频。感叹纸的神奇之处。6.布置课外作业:(1)做一个在水里会开花的纸花。(2)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纸还有哪些神奇之处。【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多了新本领,这些新本领在生活中也有更好的用处。科学联系生
活实际,并通过最后的神奇纸的视频,将整节课拉向高潮,更加增加学生对纸的神奇之感。六、板书设计神奇的纸薄、软折叠力气变大怕水刷油不怕水七、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教材中是通过三个简单的对比活动探究发现普通纸被简单加工
后,性能变好了。但多次试课发现,不仅教学时间上不够充裕,大部分学生学习注意力不能够很好地抓住,缺乏兴趣。因此,组内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环节简化,基于学生学习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以下是本节课的改进,一、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基础只有基于学生自
身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教学,因此对于二年级,科学课堂上不能太过理性化,应适当童趣化,并基于他们的认知基础,不要高估或低估他们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因此将纸拟人化,通过纸朋友遇难的故事视频贯穿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明显高涨。二、实验教学故事情境化通过物体
拟人化,将故事情境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故事一定要科学性,要做好童趣和科学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教学环节简单化基于教学目标和教材,结合本班学习特点,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环节
。因此本节课将教材中的按一按和摸一摸去掉,加入了滴加食用油的环节,使教学环节思路更顺畅明了。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及低段学生学习特点,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