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2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反思一、基本信息任教学段学科:初中数学教学课题: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授课日期:2016.11.15授课班级:七年级2班二、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一)优点: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
的教学教者以知识为载体,以展示思维过程为主线,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研究有理数分类时,首先从已学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解答有关“有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的问题.二、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发现”过程,自己探索或与同学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一来体验成就带来的愉悦,提高学习能力;二来通过协同“作战”,
体现集体的力量,增强同学友情.这种做法和效果,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2-(二)不足之处: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不足之处原因分析:(1)在探究有理数分类的过程中,尽管在情景中的实际含义是由学生完成的,但教师的教学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可以更加开发一些,探
究的程度不够.(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时间掌控不好.(3)对学生灵活方法的鼓励和及时评价,还要进一步提高.改进意见:(1)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2)针对学生的盲区,出相应的练习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找出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问题,利用辅导课及时纠正,然后做针对
性练习来巩固盲区,强化课堂薄弱环节,使课堂走向优质高效.三、对一些问题的反思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并分析某些目标没有达到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问题的解决还是比较薄弱,学生的知识应用还是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