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共(4)页,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1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名称》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魏真学段学科初中数学教学题目1.12《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所选教材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中的第二节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
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灵活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负数、学习有理数;运用有理数表示
现实生活问题中的量;让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及运用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
思想。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难点: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量。项目内容应对措施教学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
相反意义的量和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通过情境设置感知教学难点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量。通过情境设置感知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大门。《有理数》是本
章的第二节。本节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是在小学学习自然数和分数之后,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充,是自然数和分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
习数轴、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三、学习环境选择1.学习环境选择(B)A.简易多媒体教室B.交互式电子白板C.网络教室D.移动学习环境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教学环节知识点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
图片/视频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如图表示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图片把学生讲出的较恰当的量写到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对的量分别写在后边,如:零下20℃——零上10℃,降低5米——升高8米,支出100元——收入500元。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
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下列问题:-20℃、-10℃、5℃、0℃、10℃这几个量分别表示什么?二、运用新知体验成功习题填空PPT利用第3)题说明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
定为正,是相对的.请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同学相互评价。三.师生互动,继续探究(合作学习)读一读这些数0,880,-2000,+123,PPT估计可能出现的正确结论有。对于较为正确的分类,并能说出特征的都
将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233,-2.5,+3.2,+918,-155,+75,-100,,,25%,-12%,请根据你认定的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特征。给予肯定,重视个体差异,体现多元评价的思想,发挥评
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教师给出规范的分类: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例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22,0.33,-9.PPT为了使学
生实现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设计分层练习。练习1判断表中各数属于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练习2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五.概括梳理,形成
系统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完成。口头对答形式教师适当的补充、概括,以本节知识目标的要求进行把关,确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保基础知识的当堂落实。五、评价方案设计1.评价形式与工具(B)可多选A.课堂提问B.书面练习C.制作作品D.测验E.其
他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1、课后作业2、设计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有余利的同学完成。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如同时设计有板书,在下框中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