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三百六十行(二)》教学设计1.doc,共(4)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5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内容: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其表现的内容与社会、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微平台。本课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供学
生欣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作的热情。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各行各业不同人物的基本工作特征和身体结构特点。运用黏土,采用捏、揉、搓、刻、挖、刮、按、插、拼等塑型方法,逐步掌握泥塑人物造型的制作步骤,动脑、动手设计出自己熟悉的
有趣的动态人物造型,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以此来发展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泥塑知识并熟悉泥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泥塑手捏成型及雕刻知识,并塑
造有趣的动态人物造型。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各地区泥塑人物的艺术造型特点,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教学重点:掌握泥人的塑造方法,并表现他的动态以及使用的劳动工具。2教
学难点:依据情景,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泥人,掌握塑造人物细节的技法。教学准备:黏土、泥塑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导入新课1、说一说你眼里的“黏土”2、讲解泥塑小知识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
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3、欣赏各地区泥人的代表作品(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4、揭示课题欣赏了这么精美的泥塑艺术,是不是也想学一学,做一做?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泥塑
人像”。(板书课题:三百六十行)二、欣赏范作,交流体会1、欣赏范作,你判断他是哪个行业?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2、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3创作
特色和不同风格。(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3、你能分析制作这些劳动者的塑形方法吗?生说师相机板书制作方法:捏、刻、
挖、刮、接插、拼装强调:接插、拼装要牢固三、游戏学习,掌握技法师:看同学们懂得那么多,又一副痴迷神往的样子,我们不如来露一手吧。作业要求:独立或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人物,做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注意点:捏制精巧、插接牢固、合理使用
工具。1、学生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激励评价1、展示各自的作品,说说自己觉得有趣的泥人形象。2、可依据自己表现的内容自由组合“人生百态”。五、课后延伸,涵养情怀4泥塑真是太神奇了,经过我们同学们的巧手居然能捏制出这么精彩的“人生百态”!其实,除了泥塑这一民间艺术,还有
“面人”艺术。你们可以上网查一查,了解了解,也可以学着做一做,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