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6-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6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2.通过材料和读图,知道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三个证据。3.通过读图、圈图、析图,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运用此观点能解释地理现象。学习目标1.了解
海陆变迁的原因。2.知道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三个证据。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运用此观点能解释地理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证据。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合作学习法,分
析归纳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成语故事《沧海桑田》时间:2分钟出示学习目标时间:1分钟探究任务一: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出示课题《海陆的变迁》1.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2.知道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三个证据。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观
点,运用此观点能解释地理现象。认真阅读课本37页第二段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默读,明确目标。通过阅读教通过“麻姑仙女”这一传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节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引领培养学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
因(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探究任务二: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证据(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展示)时间:14分钟探究任务三:文字,找到造成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独立完成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魏格纳都找到了哪些证据证明大陆是漂移的?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大陆漂移说内容大陆是怎样漂移的?让学生解读图2.18.观看视频《大陆漂移畅想曲》读42页图2.22六大板块材,独立的在教材上找到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并且快速记在书上。阅读41页材料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并分析课本上图2.17、图2.19和图2.20,得出证据。先自学3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2分钟)在课本39页画在书上。一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大陆的漂移”;并说出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观看。感受2的独立性,是学生
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学习。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铺垫知识。通过让学生寻找“大陆会漂移”的证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引导学
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演示大陆漂移板块的运动(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展示)时间:15分钟拓展提升,学以致用时间:5分钟分布示意图,观察并圈画出:1.六大板块名称?2.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3.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印度半岛呢?
4.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大致有几种?猜想一下运动的结果会形成的地表形态?(借助课本当作板块,演示板块之间的运动和产生的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边分析说明。总结板块运动的形式和产生的结果。提问:你发现火山和地震分布的规律了吗?读图:课本42
页图2.22和图2.23.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视频:《未来的海陆分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亿年来,地球上海陆的变化。先自学3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组内推荐代表上台展示。读图发现规律感受几千万年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用这节课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学
说的过程,加深理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问题的设置是递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表层,再深入。交给方法,学会归纳总结。交给学生研究思路: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分析原因给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学习生活
中的地理。板书设计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实例和原因二、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证据三、板块运动1、六大板块2、板块运动3.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教学反思这学期针对初一新生,我们初一备课组定的教研主题是:《结合“451”课堂培养学生读图素
养的研究》。本节课流程符合“451”新授课模式:一、激趣引入:引用沧海桑田的动画视频。二、明确目标:1.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2.知道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三个证据。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运用此观点能解释地理现象。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四、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探究大陆
漂移说的内容和证据;2.探究板块的运动。五、师生互助,拓展提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教学设计完整,各环节清晰。在此流程中,培养学生读图素养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探究寻找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和探究板块运动方式这两大学习内容中。读图培养中指导学生读图
方法三部曲:1.读图名;2.读图例;3.读取图中你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的轮廓、颜色、位置及位置变化、线条的延伸等等读取信息,再通过学生到投影前指图,书上圈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析图等手段,达到学生对每幅图的把
握和理解;还加强了学生图文互换,图图叠加和图图转换的能力培养。整体观看,本节课围绕了研究主题《结合“451”课堂培养学生读图素养的研究》很好达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问题的设计指向性可以更明确,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图中快速、准确读出相关信息,解决问题。2.建议板书最好是
一边讲一边板书。3.本节课的节奏有点快。通过本次研讨课,本人收获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