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 做做海洋生物》教学设计1.doc,共(8)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98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做做海洋生物——面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一节“民间艺术进校园”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面塑捏、揉、搓等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面塑形、色带来的美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尝试把生活中海洋生物通过面塑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制作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出来,体验面塑
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团结合作中达到心灵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分析:学生对面塑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但孩子们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分小组尝试着用各种技法进
行有趣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设计理念: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主要是从对面塑的感官体验入手,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使学生对面塑的特性及表现手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面塑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
下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2、技能目标:欣赏引入、激发兴趣、教授新课、录像欣赏、小组探究、人文知识、学生创作、评价欣赏、小结。3、情感目标:通
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面塑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面塑的色彩搭配以及利用面塑大胆地造型。教具选择:范作、各种海洋生物、面塑工具等。学具准备:面团、垫板及其制作面塑的工具。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呀有一项绝活想教教大家.生:是陈老师,是我们教室。师:我的绝活是什么?师:这就是
面塑,一门历史悠久的民俗艺术,也是咱们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清丽秀美为主,由于工艺繁琐,价格低廉,面临失传窘境。那你们愿意做这小小传承人吗?师:听到了同学们如此响亮的回答,陈老师倍感欣慰,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做做海洋生
物——面塑》(板书:《做做海洋生物——面塑》)【设计意图】,:以电视台采访导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面塑传承的思考,激发其传承扬州面塑的热情,自然的引出备课的课题。二、课件激趣,学习制作方法1、谈话导入激趣师:老师喜爱植物,刚刚在视频中捏制了花草。你们喜欢什么?生:我也喜
欢花朵,老师你还送给我过一朵玫瑰花呢。师:好吧,我是太喜欢你了。生:我喜欢小动物,我捏过小马。生:我喜欢捏动画人物师:嗯!我知道这个你们肯定喜欢!请看大屏幕(海底总动员)师:在影片中你看见了什么?生: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鱼儿在穿梭。生:我看见了尼莫师:什么颜色的?(橙色和白色条纹)
生:还有魔鬼鱼,特别大。师:什么颜色?生:还有水草、珊瑚师:海洋世界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陈老师把小丑鱼以这样的形式留在了身边,(展示成品)2、学习鱼的构造及制作方法(1).鱼的构造师:看,小丑鱼,谁想要?生:我想要。师:别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鱼儿的结构才能更好的制作。师
:鱼分为哪些组成部分(鱼身、鱼鳍、鱼尾)(2).鱼的外形师:在制作的时候我们最先做什么?生:外形师:那这两条鱼外形是什么形状呢?可以用几何图形了进行概括。生:圆形、三角形,师:鱼儿是千变万化的,只要学会了概括,我们才能够准确做出外形,于是我把鱼儿概括成了下面这些形状(柠檬形。三角形、等)师:那他们
各是什么形状呢?师:你们概括的比我还全面,在制作的时候我们适当的夸张鱼的外形特征(板书外形),让圆的更圆,方的更方,这样的形象才更有情趣。【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动漫卡通形象作为制作对象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生的爱好,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心中的共鸣。此时不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自主发现动
漫形象的结构和外形特征。(3).制作技法师:确定了外形就容易多了,看看我怎么来制作尼莫的,睁大眼睛,仔细看我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师:用了哪些方法生:捏、搓、挖师:这些就是面塑制作的法宝,有了他们制作就简单多了师:在影片中有个最大最显眼的是?生:鳐鱼师:鳐
鱼什么形状?生:三角形师:有了外形和法宝,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我先搓外形,在他身体下面放一个半圆片的泡沫球,表现出身体的凸出部分,剪出三角形,用手拉一拉,长尾巴就出现了。师:还缺什么呢?生:眼睛,贴起来师:还有呢?生:斑点,师:你来粘一粘(4).色彩搭配师:这样形象就更生动了
,要想你的鱼儿与众不同,就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对比色、和谐色、点的运用,线条的搭配。(板书:色彩)师:你有哪些好方法来做鱼呢?来试一试(出示刺鱼、鳗鱼、热带鱼等鱼类图片)生:刺鱼圆形我可以用剪刀剪一剪,剪出上面的刺。生:热带鱼我可以捏成三角形,上面用条纹装饰。生:鳗鱼可以拉长弯一弯。师:只要抓住
外形,运用点线进行装饰就可以。师:海洋中除了形态各异的鱼类还有很多其他的海洋生物,这些触角会是谁?生:水母。师:陈老师会变魔法,我能把鳐鱼变成水母,你们信不信?生:啊?不信,信。师:我把鳐鱼剪一剪,花边捏一捏,配上触角。变成了吗?师:像这样多触角的还有章鱼、鱿鱼。3、学习海
藻的制作方法师:我把这些触角反过来,像什么?(小组讨论一下)生:像珊瑚,可以把小触角黏在一起,用粘土刀戳一戳,就成了珊瑚了。生:其中的一根触角捏一捏扭一扭就是水草了。师:真不错,你们原来才是真正的魔法师,一个小小的触角就可以变成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看来只要我们开
动小脑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蹦出来。【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的示范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感染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想学”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达到最高点,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设计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1.师:刚刚只
留住了小丑鱼,现在有这么多小魔法师,我贪心的想留下整片海洋,你们能帮我吗?学生分组合作完成2.在制作的时候学生边听音乐变参考视频中的制作。3.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实践阶段在合作中学,在玩中学,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大胆尝试用
彩色面团制作各种海洋生物,体验尝试的乐趣。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思维,表达自己的个性。四、作品展示、欣赏与评价师:现在是个见证奇迹的时刻,在同学们
的齐心合力下,我们重现了《海底总动员》的情景生:学生鼓掌。师:同学们的做出了深海中的鱼群,你看上面还有一群群小鱼群,在制作中注意到色彩的搭配,和整个画面构图的整体性。师:最吸引你的在哪里?生:上面带泡泡的鱼,好像鱼儿游在海洋中生:上面的鱼儿注意到老师说的色彩搭配生:组长再插得时
候注意到老师平时说的聚散关系生:我喜欢里面做的大乌龟驮着小乌龟,很有爱。【设计意图】:学生不但要学会制作,而且要学会评价,把自己制作的过程、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他们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表现,给予其表现的
机会,提高学生学习面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获得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五、拓展延伸,艺术传承师:从你们一张张的笑脸,陈老师感受到了幸福的你们,当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校园,同学们的笑容灿烂了,我们看见作品的形成更丰富多彩了,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扬州面塑工
艺又增添了许多传承人——就是你们,今天的社团活动就先到这儿,我们下节课再见。【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总结的设计是让学生课后积极继续关注面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产生传传承面塑技艺的使命感,始终保持对面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