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导学案2-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共(2)页,62.24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8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导学案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探究新知1(三)知识运用1(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1、已知点A(-2,-3):(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的坐标
是。(3)将点A向右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4)将点A向左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的坐标是。2、已知点A(-2,-3):(1)将点A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2)将
点A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的坐标是。(3)将点A向上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则点B1的坐标是。(4)将点A向下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则点B2点的坐标是。3、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向
左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A1B1C1D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指出其各个顶点的坐标。(四)探究新知2(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坐标的变化到点的平移的变化的规律。)1、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5,3),B(-3,0).将线段AB两个端点的横坐标都加
上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连接A1B1,所得线段与原线段的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归纳1: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
1、B1、C1,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归纳2:(五)知识运用21.把点M(1,2)平移后得到点N(-5,2)则平移的过程是。2.把点M(-3,1)平移后得到点N(-3,4)则平移的过程是。3.把点M(1,2)平移后得到点N
(1,-2)则平移的过程是。4.把点M(-3,1)平移后得到点N(5,1)则平移的过程是。(六)巩固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若将点P:(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
__。(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3)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4)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描出点A(-2,-3)并进行如下平移:(1)将点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2)将点A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的坐标是。(3)将点A先向右平移a(a>o)个
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b(b>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则点B1的坐标是。(4)将点A先向左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b(b>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则点B2的坐标是。(七)归纳总结,快乐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