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书法四年级上册《第7课 木字旁》教学设计1.doc,共(4)页,8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9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第7课《木字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正、察、临、校”四个步骤,使学生了解木字旁的形态特征,学习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比较准确地临摹范字。2.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渗透临摹方法,提高临摹水平,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3.初步了解方笔与圆笔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习字兴趣,在学习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木字旁的形态特征,学习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比较准确地临摹范字。教学难点:“木”字做偏旁时的不同变化。工具准备:学生: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教师:课件、
书写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正身、正心正身: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正心:深呼吸(听音乐)二、导入新课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谈话引入新课。三、新课1.正字了解“木”的字理字源。“木”是象形字,甲骨文“木”字,是一棵挺立的树的样子,上为枝叶,中间是树干,下为树根,本
义是树木。金文、小篆和楷书的“木”,字形都和甲骨文相近,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带木部的字多与树木有关,如林、枝、果等。木字的书体演变(学生辨认书体)2.察字(1)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木字旁的形态特征。木字旁以竖画为主体,整体竖长,竖画有时写成竖钩,但钩要轻而收敛。木字旁
竖画的末端一般是整个字左侧支撑点,所以竖画必须写正写直。(2)引导学生观察木字旁中横画和竖画的交叉点。横与竖的交叉点不在横画中部,要向偏右处移。(3)引导学生观察木字旁点的位置。木字作偏旁时,捺笔变为点。点的起笔一般不在横
竖交叉点处,而是略向下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右部轻而短时,木字旁较为正直,右部大而重时,木字旁向右侧倾斜,靠于字的右部。3.临字(1)教师示范讲解。(再次强调察字的三个重点)(2)学生临摹。4.校字(对照察字的三个重
点)(1)自我校正评价。(2)同学互相校正评价。(3)教师点评。四、练习1.用正、察、临、校的方法临摹范字。(1)教师示范讲解(“想想看看”环节)(2)学生临摹2.评价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五、书法园地:“方笔与圆笔”1.出示“则
”字(北魏始平公造像记选字)和“皇”字(唐颜真卿李玄靖碑选字),学生观察两个字在用笔上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方笔与圆笔的特征。(方笔棱角鲜明,显得刚劲有力。圆笔不漏痕迹,显得柔和含蓄。)2.试着写写方笔和圆笔。3.评价。六、小结本课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