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下册《第9课 两横并排》教学设计1.doc,共(5)页,4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8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9课:两横并排教学目标1、认识字中两横并排时横画在形态上存在的差异。2、认识并尝试分析两横并排时二者存在形态差异的原因。3、在书写两横并排的字时,学习处理两横之间的关系。4、初步掌握教材中范字的书写方法。5、了解“楷书四大家”。教学重点:1、
认识两横并排时,横画的形态差异。2、初步掌握教材中范字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1、认识并尝试分析两横并排时横画形态存在差异的原因。2、书写两横时长短、方向的变化。媒体应用:1、多媒体课件。2、同步传输APP。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前“健康坐姿操”健康坐姿操扭扭头,头要正。耸耸肩,肩要平。挺挺背,背要直。展展臂,放轻松。并并足,放平稳。头正肩平背挺直。展臂放松足平稳。写出汉家美又正。一、谈话导入:在以前的书法学习过程中,老师介绍过,我们学习的是欧体楷书。那
你还记得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笔画是什么吗?二、新课教学:1、回顾横画的写法师:横画被称为“笔画之母”,我们以前学习过横画的写法,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回顾横画的写法。(斜切起笔,中锋行笔,提笔回锋。)2、今天开始,我们不仅要注意笔画的姿
态,更要注意字的结构。出示晚清书论家姚孟起说:“初学先求形似,间架为善,遑言笔妙。”3、、读贴,引导学生观察范字中横画的形态是否一致。⑴、师:在书法艺术中,一个汉字如果有两横并排出现时,这两横的姿态就有不同的变化,(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从两横的姿态变化上来
分析几个范字。出示范字“二”、“云”、“夫”⑵、小组讨论交流范字中的的两横的方向、长短、粗细上有什么特征。⑶、小组汇报方向的变化范字“二”中,上横稍微向右上方倾斜,下横写得比较平缓,二者方向不同,上下两横在行笔方向上有些不同,是有
变化的。范字“云”的上下两横皆向右上方倾斜,与撇折的横部倾斜方向基本一致,让整字更具备秩序感。范字“夫”中上下两横向右上方倾斜,笔笔歪斜,好像整个字都歪了一样。(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评价,及时补充。)长短的变化范字“二”、“云”、“夫”中上下两横上短下长
,长短分明,范字“二”中的两横长短的差距比较大,范字“云”和“夫”中的两横的长短虽然不同,但是差距不是非常大。(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评价,及时补充。)粗细的变化两横并排时,如果单独存在,笔画较粗;如果作为一个汉字的部件,则较细一些。结字风格师:同
学们观察范字“云”和“夫”的两横倾斜的角度那样大,但是整个字看起来却很端正,你注意到了什么?教师引导观察“云”字中的那一“点”,点的很重,把整个字的重心调整的很稳。“夫”字中的撤和捺也取斜势,可谓笔笔歪斜。字中的竖撤前半段写得相对正
、直,且撇和捺的收笔处大致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字中既有纵向的平正(竖撇前半段)也有横向的平正(撇捺收笔处),体现了欧体楷书“不正之正”的结字风格。4、指导书写我们已经通过读贴了解了范字中的两横并排时的长短、方向及书写艺术上“不正之正”的结字风格特征,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⑴、教师示范书写
“二”。边书写边强调重点。⑵、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边巡视边用“在线实时传输”APP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⑶、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写的三个“二”,展示学生书写的成长过程。5、汉字演变过程及“云”和“雲”的区别。⑴借助“云”的变化,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师
: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出示“雲”。引导学生区分“云”与“雲”(古时,“云”与“雲”是两个不同的字:“云”的主要含义是“说,说话”;“雲”的主要含义是“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后来在文字简化的时候将“云”与“雲”统一作“云”。)⑵、“云”和“
夫”的书写指导指导书写并点评(师生共同完成)⑶、“夫”的书写指导及点评。(重点强调撇和捺的构字特征)四、欣赏及书法园地1、同学们知道“楷书四大家”吗?大屏幕出示“楷书四大家”的书法作品。2、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楷书四大
家的相关知识。3、欣赏“楷书四大家”书写的“書”,体会在一个字中多个横画并排时的长短、方向、粗细的变化,体会书法艺术的美。激励学生刻苦练习,不断进步。五、激发兴趣,情趣提升出示“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师:历代书法大家都很长寿,是因为书法可以修身养性,楷书四
大家都很长寿,希望回家后,不仅自己练习书法,也要让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们也练习书法,一起延年益寿。六、总结回顾谈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