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2课 垂露竖》教学设计2.docx,共(3)页,3.7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7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垂露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观察感受,垂露竖的由来。2.实践体味,领会垂露竖的书写要领,写出质量较高的垂露竖。3.知识运用,书写例字“十”“山”。4.强调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教学难点:感受回锋收笔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授年级:三年级活动过程:一、先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设计目的:美源于生
活,把竖画和生活中的景物连起来,更直观的体味出竖的形态特点:这种竖的末端圆润,就像露珠的形态。)揭示课题《垂露竖》(板书)二、图文并茂体会垂露竖的书写要点并强调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1.起笔:笔尖横切。2.行笔:笔锋向下行笔,略提笔,笔画渐细。3.收笔;在笔画末端略停,提笔,
向上回锋收笔。4.老师强调回锋收笔:收笔时,笔尖稍停后往回走,笔画收笔处比较圆润。5.笔形坚定沉稳(设计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垂露竖的特点,并体会笔画变化美。)6.教师范写垂露竖,并强调书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身正(头、肩、腰、臀、膝、足保
持端正),体松(全身肌肉放松,全身肌肉放松,没有一个地方紧张、僵硬)7.学生根据书写要点书写垂露竖,强调身体要求8.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9.从欧体楷书中找出垂露竖,再次感受垂露竖的形态特征三、例字“山”和“十”
的教学1.从“山”和“十”中感受垂露竖不同的变化,“山”上粗下细,“十”的笔画粗细变化不大,这是为什么?让孩子感受在不同的字中垂露竖的变化2.“山”的书写三竖起笔高低变化。三竖收笔高低变化。三竖在协正上面的变化。“山”中横的变化,长横与长竖的关系。3.“十”
的书写横细竖粗,横长竖短。竖将横均等份。横将竖分成了上短下长的两部分。竖非常坚实有力,承担着横的重量。四.1.教师范写“山”和“十”,强调书写要点,强调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2.学生书写“山”和“十”。3.自评,互评,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