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3.2-2《命题、定理、证明2》PPT课件-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共(10)页,30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3.2命题、定理、证明(2)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定理:“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基本事实和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一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明理由,
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如图,已知直线b∥c,a⊥b。求证a⊥c。例1:如图1,已知直线b∥c,a⊥b.求证a⊥c.证明:∵a⊥b(已知),∴∠1=90º(垂直定义).又b∥c(已知),∴∠1=∠2(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2=∠1=90º(等量代换).∴a⊥c(垂直的定义).注: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图1例2:命题“相等的
角是对顶角”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答:原命题是假命题.反例:如图2,OC是∠AOB的平分线,∠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注: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
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图2练习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3,∠A+∠B=180º,求证∠C+∠D=180º.证明:∵∠A+∠B=180º(已知),∴AD∥BC().∴∠C+∠D=180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DCBA图3练习2.命题“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答:原命题是假命题,反例:如图4,∠1与∠2是同位角,∠1>∠2,它们不相等.图4GFE2DCBA1练习1填空已知:如图1,∠1=∠2,∠3=∠4,求证:E
G∥FH.证明:∵∠1=∠2(已知)∠AEF=∠1();∴∠AEF=∠2().∴AB∥CD().∴∠BEF=∠CFE().∵∠3=∠4(已知);∴∠BEF-∠4=∠CFE-∠3.即∠GEF=∠HFE().∴EG∥
FH().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式性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已知AB//DE,BC//EF。则∠E+∠B=。ABCDEF图5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1)如图5,AB和CD相
交于点O,∠A=∠B.求证:∠C=∠D.证明:∵∠A=∠B(已知),∴AC∥BD().∴∠C=∠D().图6课堂检测(2)已知:如图6,AB⊥BC,BC⊥CD,且∠1=∠2.求证:BE∥CF.证明:∵AB⊥BC,BC⊥CD(已知),∴==90°().∵∠1=∠2(
已知),∴=(等式性质).∴BE∥CF().能力提升:(3)如图7所示,已知AD⊥BC于点D,EG⊥BC于点G,∠E=∠3,试说明AD平分∠BAC。AEGDCBF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