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3.2-2《命题、定理、证明2》导学案4-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共(2)页,5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3.2命题、定理、证明(2)【学习目标】1.了解定理、证明的概念.2.掌握推理证明的格式,并会证明简单命题的真假.【学习重点】推理证明的格式【学习难点】推理证明的格式【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指出
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B⊥CD,垂足是O,那么∠AOC=900。(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位角相等。(4)如果a>b,a>c,那么b=c。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其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
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等角的补角相等。(3)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4)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自主探究】认真阅读教材P21-22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定理?2.在前面,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的性
质,都是真命题,其中哪些命题是基本事实?哪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3.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就叫。【合作探究】1.证明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如图,已知直线b∥c,a⊥b.求
证a⊥c.证明:∵a⊥b(已知),∴∠1=90°(),又b∥c(已知),∴∠1=∠2().∴∠2=∠1=90°(等量代换).∴a⊥c().2.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
论就可以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展示交流】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
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命题有关知识。了解什么是证明,对于证明让学生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依据(公理,定理、定义、性质)。要求学生举例子要恰当。通过学生
自学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意识。巩固训练: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已知: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A=∠B.求证:∠C=∠D.证明:∵∠A=∠B(已知),∴AC∥BD().∴∠C=∠D().2.命题“同位角相等”是
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拓展提升】已知:如图2,AD∥BC,∠A=∠C求证:AB∥CD。方法一:证明:∵AD∥BC(已知)∴∠A=∠CBE()∵∠A=∠C(已知)∴∠C=∠CBE()∴AB∥CD()方法二:【当堂检测】1.在下
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A+∠B=180°,求证∠C+∠D=180°.证明:∵∠A+∠B=180°,∴AD∥BC().∴∠C+∠D=180°().2.命题“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
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课后反思:本课在学习命题和平行线有关知识后进行学习的,本节课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命题有关知识,也巩固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懂得证明题通常都能有多种方法证明,并且懂得证明的基本步骤及格式。缺点是:学生活动太少,学生的积极性
没有调动起来,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在课上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只能在课下完成了。不要求学生能进行完整的证明,只要求学生会填写一些重要的关键步骤和理由即可。通过当堂检测来检验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对学习好的加以表扬,对于后进生加以鼓励。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独立思
考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