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7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7.5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聚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聚落的定义和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城市和乡村。2、根据文字描述和景观图片,列表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方面的差异。过程与方法:1、利用文字内容和想象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形成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生存教育、环境教育、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2、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PPT]出示一组乡村和城市的图片,并配以音乐,老师朗诵:无论是美丽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都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称之为聚落。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人类的居住地——

聚落。[PPT]出示课题、约定新课:环节一:学习聚落的定义、分类、乡村和城市差异。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80,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聚落?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2.聚落的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3.一半来说,现

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自主学习:1-1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把重点勾画在课本上。1-2选几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评价。1-3老师精讲、点评、小结。环节二: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活动一:分析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PPT]以西安为例,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西安自然条件知识抢

答题:1、下面哪条河流流经西安(C)A、长江B、珠江C、渭河D、汉江2、西安位于什么地形区(AB)A、关中平原B、渭河平原C、陕北高原D、秦巴山地3、西安气候特点(D)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C、冬温夏凉、降水均匀、气

候温润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总结: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4.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下面哪个因素的影响(B)A、交通B、政策C、资源D、宗教5.大庆的形成和发展主

要受下面哪个因素的影响(C)A、交通B、政策C、资源D、宗教6.株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下面哪个因素的影响(B)A、资源B、交通C、文化D、历史总结: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资源、政策等学生活动:2-1学生四人组:把抢答题结果写在微卡上。2-2抢答、其他组学生补充、老

师点评、积分。活动二:聚落中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热带雨林地区、沙漠地区、寒带地区的民居。3-1.学生活动:课前学生六人组画出热带雨林地区、沙漠地区、寒带地区的民居3-2.[PPT]展示学生作

品,选三组同学上台讲解本组画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其他组学生补充、评价。3-3老师精讲、点评,出示这三个地区的民居图片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定义、分类、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练一练:见课件。板书:第三节聚落一、乡村与城市二、聚落与环境作业:填写下表当地

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30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