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9课《烦恼来了怎么办》教案8-【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docx,共(4)页,14.79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52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烦恼来了怎么办》【活动设计】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不易容纳挫折和不合理的事,倾向于用理想的目光看待问题,情绪起落变化较大等,烦恼将伴随着他们渡过整个的学生生活,实际上,烦恼本身并不是件值得担忧的事,但它却影响
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烦恼处理不当,积压下来,也会成为学生的包袱,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烦恼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烦恼。本节课首先要教育学生认识烦恼的危害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恼的态度,其次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处理烦恼的
方法。【辅导目的】1.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烦恼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危害。2.教育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3.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辅导方式】1、剧情表演与分析2、讲述与讨论3、
角色扮演【辅导准备】1、准备一个消极对待烦恼的小剧。2、白纸若干。3、磁带:心灵博士的建议、“幸福拍手歌”。4、准备一个名人克服烦恼的故事。5、准备《克服烦恼能力的测试题》(每人一份)。【辅导地点】教室或团体辅导室【辅导步骤】一、引入课题二、认识
烦恼的本质,明白不同态度对待烦恼有不同的结果1、小剧表演剧情大意:发试卷了,学生珊珊和菲菲各自在看语文试卷,珊珊认为自己考试失败,完了,由此产生了烦恼。当发现同一道题自己比菲菲多扣两分时,不从自身的答案找原因,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当菲菲安慰她时,却被她
误解,菲菲生气走了。旁白:第二天,珊珊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语文老师总是避开,语文课上无精打采,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思考:(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心情?(2)这种心情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引导,认识消极对待烦恼的危害。2、给珊珊“考试失败了,我完了
”,这个最初想法唱反调,也就是说与她不同的看法。3、想法改变,事情的结果又会如何,请互相讨论,并按照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4、珊珊到各组观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表演。思考:通过珊珊前后两次不同的表现,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并小结,指出要学会理智地分析
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很多人的烦恼跟认识态度有关系,当能乐观而自信,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烦恼,就能看到烦恼也有积极的一面,从而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烦恼。三、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1、由心灵博士的话引入。2、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自己感到最烦恼的事,以及什么烦恼,可不署名。3、学生写
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4、课前通过测试,已了解到克服烦恼能力较强的学生,请三名代表各列举一次克服烦恼的过程,着重谈谈这件事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后来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等。5、打幻灯,出示名人克服烦恼的事例。“生活好比一面镜子
,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
生间或一个角落拿出镜子练习微笑。小结: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你肯开动脑筋,你会发现能使心情变好的方法是很多的。6、组内交流:学生带上写有烦恼的纸条到各自的心理辅导小组去,由组长读,其他同学出谋献策,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自己拿一个桌子上放着的快乐小精灵。7、班内交流
:(1)请两个小组各举一例摆脱烦恼的办法。(2)师适当启发引导:a、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b、有哪些方法需要改进?(3)师提醒学生:没有拿到快乐小精灵的同学,如果愿意,请说一说你的烦恼,我们大家都愿为你伸出援助之手。四、总结:1、提供一些常用克服烦恼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
宣泄等。2、赠送名人名言:天空虽有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五、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学生伴随音乐用身体语言表达心情。提醒学生一周后自己再进行一次“克服烦恼能力”测试。补充活动:一、唱反调活动1、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同学写一件烦恼的事,投
进小纸盒。2、请生抽,并请生说出与纸条不同的看法。二、情景扮演游戏,请同学扮演在以下情景怎么办?参考情景如下(题目可自拟):1、今天,我被同学误会了。2、爸爸、妈妈吵架了。3、我考试不理想。4、天下雨,去不了春游。三、开展“我的烦恼告诉你”活动。1、告诉学生可以把烦恼
跟快乐小精灵讲,意图在帮助学生诉说烦恼、宣泄一下情绪。2、以心理辅导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内容侧重于分析烦恼的性质,产生烦恼的原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等,然后相互交流解决烦恼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