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9课《做情绪的主人》教案4-【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doc,共(4)页,45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51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罗银萍本课价值:情绪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情
绪的不稳定,会为一件小事郁郁寡欢,会为一句话大发雷霆,会按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听不进去来自任何方面的忠告,沉湎于自己对事情的较为狭隘的主观世界中不能自拔,如何将积极的思维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是本课的重点难点。经过本课的学习感悟体验反思,学生们对情绪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尝试通过改善认知从而
控制情绪。活动目标:1.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能正确分辨情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2.了解情绪产生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学习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3.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尝试通过改善认知合理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而找到并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活动重难
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情绪的产生,对情绪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尝试通过改善认知从而控制情绪。活动方法:游戏法、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实践操作法。活动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团体开始阶段,破冰游戏“风雨协奏曲”,活跃课堂气氛,放下防御心理。1.游戏规则:双
手手掌相触为“小雨”,双手相搓为“中雨”,双手用力拍为“大雨”,双手拍双腿为“暴风雨”,在老师的不断变换指令下,同学们齐心合力奏成一曲“风雨协奏曲”。2.分享游戏感受。二、团体转换阶段,一分钟的“诉说与倾听”。1.认识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2.同学们两人一组,A同学先扮演好好说的角色,绘声绘
色的讲一件自己认为特别有趣或者特别伤心的一件事。B同学扮演不想听的角色,无论对方讲的如何精彩,自己都要东张西望不加理睬。一分钟后互换角色。3.开始体验“好好说”和“不想听”。4.分享交流:好好说的时候你的情绪是什么?预设:郁闷、生气、愤怒、伤心、失落、难过、恼火、想
揍人……想一想:谁每天都在体验这样的负面情绪?(老师)分享:现在,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三、团体工作阶段,学生进行“角色体验”。1.请一部分同学感受被老师罚抄600遍作业的心情,并将这些情绪描述出来,说说自己在有这些情绪的时候想到了什么。2.通过师生共
同的讨论分析,明白事情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情看法的影响,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不同的情绪,情绪的真相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导致的。3.简单介绍情绪ABC的理论原理,升华学生对情绪的认识。情绪ABC理论是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埃利斯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人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四
、团体结束阶段,过去情绪和现在情绪的pk。1.学生在表格设计中填写对过去事情的看法、情绪,现在的看法、情绪。情绪C想法B2.班级分享交流自己的对事件的重新认识。3.认识情绪的作用。通过图片认识情绪与我们的生活关系,进而认识情绪的作用:情绪影
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积极地情绪使人精神焕发,信心倍增,促使人走向成功;消极的情绪使人无精打采,垂头丧气,一事无成。四、课堂小结事件A新情绪新想法紧张害怕不能正常发挥失败发挥正常水平胜利轻松愉快1.教师分享: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
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2.学生整理收获,谈感受。结束语: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成长
,不重复过往,不纠结过去,我们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始终以新的角度、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情,就会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舵手,就会每天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