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4课《勤于动脑》教案4-【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doc,共(4)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勤于动脑辅导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脑越用越灵活,要多动脑,多思考。2.学生能够体会用脑思考的趣味性,学会认真思考,发现规律。辅导准备:1.教师提前录制《大脑的自白》录音。2.文彦博故事小视频。3.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各种道具。辅导过程:一.大脑的自白1.教师播放《大脑的自
白》录音,内容如下:嘿,大家好!我叫大脑,我是人体的司令部,手、脚、眼、耳、鼻、舌、皮肤都归我管。要问我有多大?小的很,铺开来只有一张报纸那么大。别看我小,我的作用可不小。我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相当于一部小型电子计算机。
即使你每天读100本书,这些书的知识都装在我这儿,都装不满。我是智慧的宝库,这座宝库里装有多少智慧?随你怎么用,永远也用不完。就好比大海里的水,你怎么也舀不干!机器不用会生锈,我呢?也是一样,如果经常不用,就不灵活了。小朋友们,可不
要让我生锈啊!2.教师提问: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大脑更聪明呢?(学生回答)二.用脑小故事:视频播放:文彦博天资聪颖,小时候和伙伴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了。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
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随后他叫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的浮上来了。文彦博能够顺利解决难题是因为他肯动脑,善于思考。我国有句谚语:“刀不磨不快,脑不用不灵。”这是说,只有不断地使用
大脑,才能使大脑的功能增长,人才会越来越聪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运动时,人体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早衰。而那些不愿意动脑的人,由于大脑收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大脑就像一架机器,
长时间不用就要“生锈”。三.考考你的大脑活动一: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农夫进城卖毛竹,当他将一根又长又粗的毛竹扛到城门口时,怎么也进不去城门。他竖着拿,毛竹高于门洞,它被城门上边的墙卡住了。于是他又改为横着拿毛竹,它又被城门两边的墙卡住了。那个农夫在城
门口折腾老半天,就是不能把毛竹扛进城。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把毛竹锯成两段,这才把毛竹扛进城。到了晚上,只见农夫扛着两段毛竹出城了。原来被锯断的毛竹也不成材,也就没人买了。所以他只好把卖不出去的毛竹
又扛回家了。1.为什么农夫的毛竹会变成废品?他犯了什么错呢?2.文彦博和这个农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呢?3.你犯过跟农夫一样的错误吗?以后打算怎么做呢?活动二:动动脑筋1.怎样一笔将下面九个点连起来,中间的笔画不能断?2.一个
土豆切成12块,最少要切几刀?3.请填好下面数字序列中缺少的数字。(1)21,13,8,5,3,(2),1,……(2)17,1,15,1,13,1,(11),(1),9,1,……(3)45,1,43,
3,41,5,(39),(7),37,9,……4.从1加到100(即1+2+3+4+5+6+7+……+97+98+99+100)等于多少?你有什么快速得到答案的好方法吗?四.我们的大脑怎么用?1.教师提出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并不笨,却很容易出错,那请问大家在考虑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又该怎样用
自己的大脑呢?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完毕,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总结:我们首先要多看、多学、多思考,避免我们的大脑生锈。其次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尝试着找出多种方法,并选出最合理的方法。此外,要多参加劳动,劳动不会浪费你的时间,相反劳动可以开发大脑的智慧,在劳动
中,我们要观察、思考和动手,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老师讲课时,要认真听讲,善于思考问题,抓住重点,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能力,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做。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立刻思考,如果想不出来,也要把问题重新梳理一遍,看看自己是怎么想的。思考就想润滑油,会让我们的大脑越转越
快。从现在开始注意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