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超越嫉妒》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8.164 KB
  • 2023-0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0课《超越嫉妒》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0课《超越嫉妒》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0课《超越嫉妒》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docx,共(4)页,28.16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超越嫉妒》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学时第一学时课型专题课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授课人李文金授课时间2017年春季学期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四年级学生正处在10岁左右,个人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变得喜欢增强好胜,嫉妒心理也会比之前更容易出现。本节课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

识嫉妒心理的产生、危害以及控制的方法。2.本节的主要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讲解什么是嫉妒,嫉妒的危害,嫉妒是如何产生,以及控制和克服嫉妒的方法。3.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认识嫉妒,懂得消除嫉妒的办法,并努力克服嫉妒心。(2)教学难点消除嫉妒心,不把别人的成

功当成嫉妒的原因。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在10岁左右,个人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变得喜欢增强好胜、相互攀比,嫉妒心理也会比之前更容易出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嫉妒、嫉妒是如何产生的、嫉妒的危害以及消除嫉妒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会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不容易产生嫉

妒。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知道嫉妒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体验嫉妒时的感受,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晓嫉妒的危害和消除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嫉妒,理性面对嫉妒现象,当嫉妒心理产生时能够控制和消除。教学策略活动体验法;讨论法;知识讲解

法;教学环境与资源学生六人一组;多媒体;PPT课件;盒子4个;筷子6双;乒乓球8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游戏导入)组织游戏:今天咱们先来玩一次游戏,好不好?组织学生玩夹乒乓球接力比赛的游戏。分成两组对决,以体现出竞争性。(一)活动规则:1.共两小组,每小组三人。认

真聆听游戏规则;认真回答教师的提问;按要求参与活动。1.赛前动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现学生与嫉妒相关的心理特征。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嫉妒的存在和产生。22.小组三人以接力形式把乒乓球从一个盒子夹到另一个

盒子里。3.中途不能用手碰球,若是球掉地上,则放回原来盒子里重新夹。4.先夹完乒乓球的组为胜方,奖励一份小礼物。(二)活动前动员老师向全体学生提问如下问题,请他们齐声回答。1.愿意参加的同学请举手。2.希望自己能获胜的同学请举手。3.认为自己比对方棒的同学请举手。4.不希望输掉比

赛的同学请举手。活动二(分享感受)分享感受:经过刚才激烈的竞争,获胜组得到了精美的礼物,未获胜组有点遗憾没能获得奖品。下面请所参加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一)请参加的同学分享游戏感受。1.没能参加游戏的同学,现在心情如何?心里怎么想的?2.没能获

胜的同学,现在心情如何?心里是怎么想的?3.发现礼品比别人的小的同学,现在心情如何?心里是怎么想的?(二)讲解什么是嫉妒嫉妒是与别人比较时,发现自己某方面(成绩、才能、容貌、财富、地位……)不如别人,内心产生的羞愧、愤怒

、怨恨、敌视、报复等复杂的病态心理。嫉妒俗称“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分享感受:1.未参与者:自己没能参加游戏,感觉不公平,所以不开心。2.失败者:感觉不高兴、不服气,希望胜利的是自己。3.获胜者:奖品大小不一,希望自己得到大的,队

友得到小的。(二)认识嫉妒(听老师讲解)1.通过游戏后的体验分享,让学生明白嫉妒是发现别人自己强时,内心不平衡、不服气、不满意、甚至怨恨的消极情绪体验。2.通过对身边有关“嫉妒”事例的列举和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嫉妒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理解。活动三(知识学习)讲解嫉妒产生的原因:1.嫉妒

源于同一方面的竞争(如:刚才的游戏。)2.源于被破坏的优越感。(原先的第一名变成现在的第二名,自己不甘心。)3.源于猴王心理和报复心理。聆听教师讲解,有问题及时发问让学生知晓嫉妒产生的原因。3(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

是最重要的、应得到所人的尊重,否则,就是会产生报复心理,也不尊重别人,甚至会仇视或敌视别人。)活动四(增进认识)讲解嫉妒的危害: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嫉妒产生原因,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嫉妒会有什么危害。(一)请同学讨论,说说嫉妒有哪些危害?(请一到两名学生发言。教师只鼓励,不做点评)(二)展示“庞

涓与孙膑”的故事刚才两位同学分享自己对嫉妒的危害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看如下历史故事。庞涓与孙膑孙膑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他与庞涓是同学,一起学习兵法。两人关系良好,亲如兄弟。但是,庞涓成功心切,先到魏国当上了大将。他知道孙膑的才能比自己强,担心成就会超过自己,于是就写信把孙膑骗到魏国。然

后,设计把孙膑的双脚砍去、脸上刺字,还派人监视他。孙膑只有装疯卖傻,睡猪圈,吃猪粪,才使庞涓放松警惕。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得到齐王的重用。在齐国与魏国交战中,孙膑曾两次俘虏庞涓,最后庞涓含羞自杀。(二)教师归纳,总结和引导。1.伤害别人(敌视,仇恨,伤害对方)2.伤害自己(心理危害:害羞、自卑

、愤怒、怨恨等不良心理;生理危害:生病,如:周瑜气死了。)(一)自由发言,讲述嫉妒的危害。(二)总结案例“害人害已”1.通过学生自由分享,了解学生对嫉妒危害的了解。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嫉妒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活动五(掌握策略)传授方法:嫉妒是一种复杂的

病态心理,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发展和对人的影响。如何控制嫉妒,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承认嫉妒,控制嫉妒一起探讨和学习应对控制嫉妒心理的方法。通过学习和探讨控制挫折的方法与技巧,让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4(人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当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

时,说明嫉妒已经产生,就要及时控制住嫉妒。)2.合理比较(A.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如张飞和李白。B.要学会与昨天的自己相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进步)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也有自己的长处。接受并改正

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4.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善于发现别人和赞美别人的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活动六(巩固实践)创设情境:当这些事发生时,你会怎么办?1.看到同桌考试成绩比自己好,你的心理如何,会怎么

办?(祝贺别人的好成绩;分析别人考好的原因,取长补短,自己努力也考个了成绩;)2.老师表扬你身边的同学,你的心情如何,会怎么办?(表扬他,是因为他做得好。但,老师不表扬我,并不代表我做的就不好,可能老师没有发现呢。)3.你听写单词全正确,同学说你作弊了,你的心情如何,会怎么办

?(我没有作弊,我自己清楚,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同学们的发言,教师不做点评,而是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根据情景,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情如何,以及会怎么办。通过情境创设,加深同学们对嫉妒心理的

认识、体验和感悟,学会控制嫉妒心理的方法。活动六(总结)当发现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强时,心里就感觉不舒服,嫉妒心理就已经产生。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而且人人都会有。当嫉妒心理产生时,要及时控制,使其减弱或消失,否

则就可能伤害到别人或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控制嫉妒、超越嫉妒,才能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板书设计见PPT总结与评价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都有过嫉妒的体验,但他们对嫉妒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相当模糊。因此,如果教学中多列举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的事例,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另外,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还有

欠缺,课堂显得略为沉闷。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