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课《我是什么样的人》教案11-【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doc,共(3)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7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程名称:多元实用才能模块名称:自我认知课题课时:第1课时课题:我是谁(1)背景分析:学龄青少年在活动和游戏的体验中更容易加深对自我的了解,本课时旨在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思考,探索自己的内在,建立对自我的认知。教学目标: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了解自己的特征和行为表现;了解
对自己的期望。教学资源:彩色笔,白纸,各种动物图片,活动表,纸条教学活动:热身小游戏:比一比游戏规则:1、老师宣布要比的小组,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赢此小组的人。2、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3、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要想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比长:比手臂;比上衣
;比头发…比短:比手指头;比裤子或裙子…比高: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比大:比眼睛;比手掌…比多:比身上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4、引导孩子在游戏中的收获,认识到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活动一:猜猜我是谁(20
分钟)1.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16开大小的白纸,把彩色笔放于场地中央,供需要者自由取用。2.引导同学们思考“我是谁”,要求他们在8-10分钟内,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3.教师向同学们解释“自画像”可以是自己的肖像,也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要求画面中有自己。(温馨提示:很多孩
子对自画像比较茫然,可以提示他,你认为自己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以从外形、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班内职务、与人交往等方方面面去探索,还可以借此机会表现出他人对你不了解的那一面。)4.教师选出典型的“自画像”,让其他同学猜
猜是谁。(温馨提示: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外貌,不把外貌的特点看做缺点,学会接纳自己;对只画缺点的孩子,可以请大家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而不陷入自卑;对于自画像中显示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课下要多多关注,给予心理辅导。)5
.被猜到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解析这幅“自画像”的含义。活动二:假如我是……(20分钟)1.教师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动物图片,让他们认识并说出这些动物的特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图片,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引导同学们讨论:你觉得这个动物哪些特征或行为表现和自己很相像?你觉得这个动物的哪些特
征或行为表现令你很欣赏?4.运用“假如我是……”活动表引导大家延伸思考并在组内交流:假如我是一只动物,我愿意成为一只什么样的动物?我喜欢它的什么特点?假如我是一株植物……假如我是一种颜色……假如我是一种食物……5.总结活动表上填的内
容,归纳和发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期望。6.每人一句课堂收获。活动三:布置下节课任务(5分钟)1.让同学们准备4张纸条,一张给同学,一张给老师,一张给家长,另一张给自己,分别写出自己的两个优点和一个缺点。2.搜
集自己从小至今各个不同年龄段的生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