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8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doc,共(4)页,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6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合肥市潜山路学校谢辉一、设计背景从开学到现在,很多家长都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两个样,在家自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学习不自觉,需要家长不停督促;经常丢三落四;自己能做的事情从来
不主动做,动作慢吞吞;有部分的孩子衣服和鞋子仍然需要父母穿等。针对当前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的现实状况,以及本班学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我决定开展一次自理为主题的班会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三、重难点1、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2、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四、活动准备1、教具:多媒体、ppt课件、活动物品等
2、教学法: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五、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生活赛场1、活动要求:1)“花儿朵朵开”分成八组,从每组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参与比赛活动。2)比赛项目:5分钟内穿好军服、戴好军帽、扎好腰带,完成任务质量最好者获胜。3)奖活动评
价:谁做得最好?奖“生活自立奖”2、生活小记者:采访A:***同学,首先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采访B: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
怎么做?3教师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采访、小组合作探究是两种生生交流、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
于知识的提炼。)(二)、阅读思考明白事理故事:魏永康是神童,13岁时,他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上大学期间,妈妈仍形影不离陪在儿子的左右,甚至帮他洗头。他从不和同学交往,看书看累了就一个人在教室里跑跑。有一次,老师没来上课,一个同学就让他给老师打电话,告诉他老师的电话号
码是“119”,结果把火警招来了。2000年,17岁的他大学毕业后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他独自去北京读书。冬天不知道给自己多加件衣服,连穿衣吃饭都需要教授提醒,甚至赤脚走路。由于只埋头读书不与人交往,
计算机考试时间改变了他浑然不知;连硕士毕业论文提交的时间他都错过了。3年后,他被中科院劝退回家。1)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走自立自强之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2)依赖有哪些危害?依赖的危害性①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②使人缺乏生活
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③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小结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我们要走自立自强之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书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小调查反馈当你独自在家,外面下起了大雨,你是否会主动想到关好门窗?(是:1分)你
是否能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是:1分)假如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是否能主动帮他们盖好被子、倒杯水、拿点药?(是:1分)你是否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否:1分)当遇到麻烦时,你是否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家人帮助?(否:1分)你是否知
道自己家的详细住址,包括门牌号?(是:1分)你是否能独立地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并能顺利完成它?(是:1分)你很少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吗?(是:1分)在班会上你是否总能发表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是:1分)你的起居、生活一直是家人照料的
吗?(否:1分)≥9分:自立能力强;6-8分:自立能力一般;0-5分:自立能力差(设计说明:认识依赖的危害,自立的重要性,了解自已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三)告别依赖,走向自立1、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19
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我国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①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10多公斤,匆匆前进着。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做足了准
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想要帮他们时,立即遭到严辞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中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日本孩子却不声不响地前进。②同样是生病,中国孩子被送回大本营,而日本孩子却怎么也不肯。中方家长对
待生病的孩子的态度和日方家长对待生病孩子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中方的家长把生病的孩子接走,而日方家长则要求把孩子留下锻炼。③晚上宿营,中国孩子只会生起篝火,而日本孩子却会做饭做菜。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日方队长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大声吼道:“美!
”“天蓝不蓝?”“蓝!”“你们来不来?”“还要来!”这几声怒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中国人。④日本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加赞赏,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早点回家。日本人满面笑容的离开中国,但留给中
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1)、学生谈阅读材料后的心理感受。2)、为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我们应该如何做?《夏令营中的较量》2今天我要远行研学游,根据远行前、远行中所需准备,写好研学方案。远行前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需要准备什么物品?(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远行中第二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在
奥体中心集合,你准备怎么去?为什么?在徒步远行路途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打算怎么做?到达目的地后,都累得不想动了,有同学让不会做饭的你和他们一起尝试野炊,搭帐篷,你会怎么做?远行恰遇阴雨天气,领队老师组织大
家进行拓展活动“竹竿舞”,但是你自己从未玩过类似的游戏,特别害怕夹着脚。妈妈打电话告诉你她随时可以接你回家,接下来你决定怎么做呢?全班交流,相互补充,升华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根据学情,再补充意外)(设计说明
: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道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震惊,在此引入,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探讨依赖的危害,二是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斗志。创设情境,写研学方案,重在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四、巩固反馈升华生活。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做?2、送陶行知的《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3、如时间充裕就反馈课前练习;擦亮眼睛,认识生活。(1)选择题:1、自立意味着——安排自己的生活(B)A父母B独立C学校D他人2、下列哪些是自立表
现(C)①衣服自己洗②房间自己整理③照抄他人作业④遇到问题独立思考⑤早睡早起,不要妈妈叫醒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3、判断1)、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是多读一些名人自立的事例。(╳)2)、独立做主,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
见,一意孤行。(√)4、材料分析1)洛克菲勒是世界石油美孚的创始人,他的出名不仅出于美孚,还出于他教育子女的一套方式——当他的孩子在12岁之前,作为世他,很少给孩子零花钱,当孩子缺钱时,他鼓励他们去打工,而不是给钱,既不让
他们有富门子弟的思想,又不娇生惯养,这大概也是他的财团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读了这则故事,你的感想是什么?(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我们应摆脱对父母、他人的依赖,提高自立生活能力,从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2)
征途上在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中,一位中学生A则走了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就泪如滚珠,于是被送回大本营,而另一位学生B,路上肚子痛,脸色花白,汗珠如豆,当领队让他放下背包时,他却说
:“我是来锻炼的,如果当逃兵,那是耻辱,我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思考:①A、B两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同时面临生病,为什么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②你欣赏哪位同学做法,为什么?③你认为造成A同学这样做法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