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真诚赞美朋友》说课PPT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ppt,共(9)页,35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6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找朋友》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说课人:陈康茜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我的说课※教材分析※活动理念※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育》四
年级上册的一个活动内容。原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戴高帽”这一游戏,体验并学习赞美别人。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同伴经历,与同龄人结合的伙伴关系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包括
道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活动理念※学生情况:所处年龄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人际关系问题带来的困扰※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重视体验和行为训练※理论依据: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活动目标1.懂得“希望别人怎么对自己,就先怎么对待别人”这一人际交往的原则。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影响人
际交往的因素,提高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3.通过游戏带领学生体验赞美和被赞美的感受。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坦然地接受赞美。并希望把别人的优点内化,完善自己。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赞美别人,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
。并把别人的优点内化,完善自己。活动难点:懂得“希望别人怎么对自己,就先怎样对别人”这一人际交往的原则。活动过程一、课前准备二、欣赏歌曲,激趣导入三、互动游戏,体验感受四、开阔思路,提升认知五、延伸拓展,迁移课外活动反思这节课以游戏为主要
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感受,在游戏中练习表达,对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萌发向别人的优点学习的念头,逐渐内化,从而完善自我。最后引发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人际关系,对以
后的心理健康课有了更多的期待,使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对学生产生更远的影响。陈康茜201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