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镜子里的我》教案6-【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5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别人眼中的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会说话的镜子》[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帮助自己不断进步。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教学过程]活动一:师生谈话
,激情导入。1、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在镜子前照过自己吗?照镜子可以做些什么事呢?生1:早上起床后,我会在镜子前洗脸,这样,就知道有没有洗干净;生2:穿衣服时,照照镜子,一下子就看到自己是不是穿着整齐;生3:我们在镜子外面是什么样的,在镜子里面就是什么样的。2、过渡。师:是的,在镜
子面前,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姿态与服装。还有一种镜子,不但知道我们的优点,而且知道我们的缺点,还会帮我们改正它呢!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镜子。大家想不想见识见识它们啊?[设计意图:以镜子为话题引入新课,学生
能较好地理解:将他人的评价作为一面镜子,通过他人的评价反观自己的行为,更能全面地认识自己。]活动二:以镜为鉴,认识“客观我”(一)第一面镜子:家长。1、实话实说。师:同学们,在爸妈心目中,你是贴心小棉袄呢,还是爸妈的小烦恼?下面,我们来一次真诚沟通吧――请同学们实话实说,生1:我做完
作业,老忘了收拾好书桌,隔天的作业常交不齐,爸妈说我总是制造麻烦;生2:妈妈生病了,我帮她买药,妈妈说我比以前懂事多了;生3:我学习很粗心,爸妈挺担心的,但我嘴巴很甜,爸妈又说我是“蜜罐罐”;2、出示家长寄语,
课堂分享,学生谈感受。2、小结: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出色的,我们要多和自己的父母好好沟通,听听他们的鼓励,也听听他们的期望,这样,我们的进步会更快。(二)第二面镜子:同学。全班游戏:1、“猜猜他是谁”。(1)
每组同学任意挑选班内某一同学,并详细写下他(她)的至少3个优点。(2)教师随机点名,让小组代表讲出自己所写的某个同学的优点,但不讲出对方的姓名。(3)让大家猜猜是谁,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2、“同学眼中的我”。1、准备小纸条,找组内三个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
他们眼中的你。说明评价理由。2、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3、学生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4、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赞美,认识到欣赏他
人的重要性。]活动三、激情讨论,加深认识引导学生看图,分组讨论:妈妈眼中的小宇是个活泼可爱的好孩子,老师眼中是个做事认真的学生,同学眼中是个热情、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小宇眼中的自己是个能干的小学生。话题: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
些不一样呢?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一面面镜子”,我们看到了“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这些人眼中的你和你心目中的“自己”一样吗?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些不一样呢?(
1)多媒体呈现提示:A、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把它当作优点;B、因为我没注意到这些;C、同学没有完全了解我;D、我自己不觉得我是个这样的人??(2)同学各抒己见。活动四、全班交流。1、当别人指出
了你的缺点的时候,你会怎么想?2、学生交流3、请同学们发表采访心得。4、延伸。(1)课件出示:照哈哈镜的镜头若干。你照过哈哈镜吗?有什么发现?(2)在你和别人交流时,你有没有像照哈哈镜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别人眼中的自己有可能是负面的,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也
可能出现抵触情绪,哈哈镜里的自己往往比较不真实,形象地告诉学生:有时,我们也会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引导学生以宽容、积极的心态面对别人的评价,感恩别人对自己的提醒,从而取长补短,促进自己的成长。]活动五、总结课堂,提出希望。师:无论他人对我
们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评价,把表扬当鼓励,把批评当作提醒,坦然面对别人的评价。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得更好![板书设计]家长眼中的我会说话的镜子同
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