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我的家乡-沙漠中的绿洲》教案-新疆通用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下册.doc,共(7)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9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三我的家乡----沙漠中的绿洲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新疆的感情。2、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2、认
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质疑倒入,激发阅读兴趣。齐读课题,感受沙漠与绿洲。1、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
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5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
国西北部,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的要冲,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我们
的校园也更美丽了,你看那-------2、观察在线------寻找校园里的春天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3、在课题中,有两个表示地方的词,找一找。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的?绿洲又是什么样的?“不毛之地”。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
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沙漠是——不毛之地!什么叫“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这里毛的意思是: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二、探究:“沙漠”是怎样变成“绿洲”的。(一)体会“种植”的代价这里的每一株小
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2、人在种植花草上花了哪些代价?又是多大的代价?在相关词句边作上批注。3、交流: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抓住“培养一个孩子”来体会付出的代价大)②“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
和花草。”(抓住三个动词“买来”进行理解,体会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将沙漠变成绿洲,改变生存环境的决心。)③“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
的根。”今天的我们的家乡呀,再也不是地面是白花花盐碱的不毛之地,而是一座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绿色家园,想去看看嘛?同学们一定会爱护花草,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吗?二、探究新知
:(一)边疆处处赛江南1、欣赏。我们提供了六幅背景图片,但远远不能覆盖新疆的风景。老师要自己找找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拓展资源。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家乡的美丽。2、收集。新疆的旅游景点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城市或乡村都有著名的景点。我们的老师可
引导学生:一是景点的定义问题,不一定必须是著名的景点才有价值,我们平时常去的一些游玩场所,有些风景不错的地方,也应该算是景点。这样可以教育他们热爱家乡,从身边进行观察。二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新疆其他地方的景点,从而达到
开扩眼界,培养收集资料能力的目的。3、查阅。有过旅游经验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到某个旅游景点的时候,导游们经常给大家介绍一些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新疆历史悠久,民族复杂,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说故事,培养学生挖掘历史,加深对家乡的文化了解,
是很有必要的。4、探究。这里是要求学生对家乡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记录在表格中。5、交流。将整理出来的研究结果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资源包有个小特点,经常会出现几个卡通形象的对白。这种对白其实是一种提示,并不要求学生回答或掌握。比如这个活动里,
我们提示学生可以从自己家乡的小河传说入手,也可以从新疆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6、绘制。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擅长写作,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学生擅长说话。我们的小活动标题是“绘制”,但并不说要限制学生的自主创作欲望,老师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做出调
整。7、共享。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个活动检查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建议老师可选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先展示一下,并做一定的引导。(二)、我的家乡我的情1、欣赏。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新疆的风光,并配《我们新疆好地
方》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之美。建议学生学唱这首歌。2、制作。名片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建议可以搜集名片的种类和相关介绍,让学生认识名片、了解名片,并分组进行交流,议一议名片应包括哪些内容
,怎样设计,初步知道名片的制作方法,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3、展示。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搜寻。制作名片的活动
结束后,学生可继续搜集一些课外的小知识。我们在资源包里提出的“新疆之最”,但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拓展我们的资源包,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的搜集方案。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课后反思:本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欣赏、收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对我们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增加了学生的热爱家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