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pdf,共(4)页,249.01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5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A项不合逻辑,原文是饮食结构形成在前,《黄帝内经》分析在后;C项推广三种栽植方式的不是张骞;D项扩大范围,原文是“一些有作为的政
治家”。故选B。2.B【解析】原文没有引用论证,第四段虽有引用,但不是论证观点的。故选B。3.D【解析】“不能把眼光放到各种美食上”错误,根据原文“既有历史沿革上的人文解读,也有美食风味上的详尽介绍,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有滋有味地呈现出中华美
食的迷人之处”可以看出,美食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方面。故选D。4.C【解析】“远距离”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是“快速适应不同距离的拍摄需要,从几十公里的目标到上亿公里的深空天体均可聚焦”。故选C。5.D【解析】“到时拥有的卫星数量会跃居世界首位”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三第二段“
放眼全球,拥有这种发射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可知,“我国卫星数量跃居世界首位”只是可能性。故选D。6.示例:①加强科研,不断提升卫星的各项性能;②拓宽产品应用渠道,根据使用环境增强针对性;③了解国家和市场需求,加强商业遥感领域的
开拓;④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提早布局新产业。(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7.B【解析】不是“我”做事不考虑后果,而是“我”因饥饿而产生了巨大的勇气。故选B。8.①“我”偷包谷棒子被抓后没
有和马罗争辩,是因饥饿只想吃饱,无心争辩(没有腾出口舌和他争辩的心思);②马罗对“我”吼了两次“我”不吭声,先是一路跟他走,后来通过动作展示威势,是心里充满戒备;③马罗同情我并且大骂让社员受罪的人,“我”理解了马罗的内心,感到羞愧又深受感动,所有复杂的情绪随着骂
声跑掉了,而马罗也蹦着、骂着钻进包谷地里去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①文本一是写“我”在吃东西。直接写出了“我”对饥饿和食物的主观感受,更具真实性,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②文
本二是“我”看王一生吃东西。通过“我”的视角描写王一生的吃相,借助细节描写和“我”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饥饿和食物的态度,人物更加鲜活,个性更加鲜明。(分别答出“我”和“吃”的关系各1分、表达效果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D【解析】“可以”
是“可以凭借”的意思,“以不战”是“深取割”的状语,所以不能断开,排除AB;“韩恐”表意完整,应断开;“入谢于秦”的主语应该是“阳城君”,中间不能断开,中间断开的话主语就是“韩”,不合逻辑,排除AC。故选D。11.C【解
析】C项“人怀吾义”的“义”是宾语,是“恩义”的意思;“亡去不义”的“义”做谓语,是“合乎正义”的意思。故选C。12.D【解析】赵胜、赵禹二人没有认为接收上党对韩国有好处。故选D。13.(1)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百姓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守”“且
”“与”“为秦”各1分,句意1分,共5分)(2)发动战争超过一年,没看见得到一座城,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非常有利的事。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答案第2页(共4页)(用兵、逾、见、判断句各1分,句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秦王对公
子他说:“早年殽山的战争,韩国作为主力部队,与诸侯联合进攻秦国。从前,秦国、楚国在蓝田交战,韩国派出精锐部队帮助秦军,秦军战斗不能取胜,韩国因此反与楚国联合,不坚守盟约。我准备进攻他们,怎么样?”公子他说:“君王出兵韩国,韩国一
定恐惧,恐惧就可以用不打仗的方法而多割取土地。”昭王说:“好。”于是就出动军队。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作为讲和的条件。韩王派韩阳告诉上党太守靳悬说:“秦国出动军队来进攻韩国,韩国就会灭亡。韩王派我把情况告诉太守,太守还是把上党献给秦国吧。”靳悬说:“我请求发动
全部守军对付秦兵,如果最终不能守住,那么我就为国战死。”韩阳迅速把情况报告给韩王,韩王说:“我开始就答应了这件事,现在不给,这是欺骗秦国。”于是就派冯亭取代靳悬。冯亭坚守三十天,暗中派人请求赵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百姓都不想做秦国的
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现在上党有十七座城邑,愿意恭敬地献给大王。”赵王很高兴,召见赵豹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上党的民众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都愿意做赵国的臣民。如今冯亭派使者把上党献给寡人,你看怎么样?”赵豹回答说:“臣下听说圣人认为无故获利是最大的祸患。
”赵王说:“人们怀恋我的恩义,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说:“现在秦国自认为可以轻易地得到上党。再说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是想要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付出了攻打上党的辛劳,而赵国却得到了利益,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从弱小的国家得到这种好处,而弱小的国家却能从强大的国家手中得
到吗?如今君王得到上党,可以说是有缘故吗?况且秦国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都列阵在上党,法令严格,政务推行顺利,不可以和他们作战,君王还是认真考虑一下。”赵王大怒说:“使用百万的军队,很长时间打仗,都得不到一座城,现在不用军队却能得到十
七座城邑,为什么不接受呢?”赵豹从宫中出来。赵王召见赵胜、赵禹告诉他们说:“韩国不能守卫上党,现在上党太守把它献给寡人,有十七座城邑。”二人回答说:“用兵一年多,没看见得到一座城,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非常有利的事。”于是赵王就派遣赵胜前去接
受土地。冯亭对韩王说:“赵国已发兵占领上党了。”韩国将此事告诉秦国,秦王大怒,命令公孙起、王龁率领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交战。14.D【解析】饮酒之时他们并未下山归来,而是在山上,结合上下文的景物描写可推知。故选D。15.王
诗观照自我,借“茱萸”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3分)本词借古讽今(怀古伤今),词人触景生情,暗含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感伤,词人借细看“茱萸”来排遣愁情,通过“一醉”寻求暂时的解脱。(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6.(1)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17.示例:①精美绝伦(举世闻名)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薪火相传(持之以恒)④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每空1分,共4分,语意通顺意思对即可,不是成语不给分)18.排比:三个句子在铺叙中写出文物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逐层递进,条理分明,节奏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答案第3页(共4页)感强,朗朗上口。(2分)比喻:将文物比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金山银山,突出文物的传承意义和历史价值;(1
分)将文物比作源头活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物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9.文中“对话”是指人们在欣赏、了解、研究文物的过程中,感受蕴含在文物中的文化与文明;(1分)这样表达将文物
人格化,让文物“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文物与人们血脉相连,凸显出文物与我们的紧密联系(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0.示例:有了软件播报的冷暖提示,缺了对草木荣枯的俯察;看了屏保美图的四季变换,缺了对风霜雨雪的体验。(每空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
可酌情给分)21.一系列年轻态、沉浸式的视听产品,积极顺应消费场景更新、科技手段迭代的趋势,促成了节气文化由抽象符号到具象产品的转变。(改对一处给2分,两处4分,三处全部改对给5分)【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错误,定语顺序不当,“一系列”是数量定语,应放在“年轻态、沉
浸式”的前面;第二处错误,缺宾语,没有与“顺应”搭配的宾语;第三处错误,不合逻辑,“具象产品”与“抽象符号”交换位置,因为文化本身是抽象的,借助科技让文化符号转化成了具体产品。22.【解析】本题为多材料作文。所选材料为两则文字材料和一则漫画,三则材料之间是同向互训关系。两段文字与
漫画的内涵可以相互印证。命题考查了学生审读多种形式材料,综合分析材料,运用联系、比较、全面的思维认识问题并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材料一中,引用梁启超的话,核心立意是责任与苦乐的关系,重点是强调有责任心才能体会真正的快乐。材料二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暗含青年的责任重大,同时又强调国家为青年实现理想提供广阔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材料三是一则漫画,漫画中的青年从着装上看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代表科技工作者,一类代体育健儿,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凸显当代青年美丽风采。综合三则材料,主题应为
青年人要勇担重任,为国奉献,让青春闪光,启发作为时代青年的学生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未来。提示:只强调青春或责任不能评为一类文。学生如能结合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立意、写作,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
要求,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中列出的立意仅供参考。参考立意:①勇担重任,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②用青春之担当,描绘精彩的中国③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评分参考】满分60分,以44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1.一类文(60分—53分):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③语言流畅,有文采。2.二类文(52分—46分):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③语言通顺。3.三类文(45
分—38分):①部分偏离题意,中心松散,内容单薄,大部分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③病句较多。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语文答案第4页(共4页)4.四类文(37分—30分):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5.
五类文(29分—0分):大段抄袭、完全抄袭等。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于文体特征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阐发透彻、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得体有表现力且书写认真,能体现较高语文素养的作文要敢于按照一类文甚至是满分的标准赋分。2.没有标题扣2分,不符合相关基本文体格式扣2分。3.错别字1字1分,
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4.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25分左右;200字以下,15分以下。5.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
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6.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