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A卷含答案.docx,共(10)页,76.01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4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检测历史(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
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D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2.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禅让制C.分封制D
.礼乐制3.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
业发展4.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里的“政治实践”是指A.郡县制的实施B.三省体制的确立C.科举制的
实行D.内阁制的建立5.唐末,都城长安城西市的居民区延寿坊有“鬻金银者”,东市的居民区“宣阳(坊)彩缬铺”的张言“为街使郎官置宴”。这表明A.草市方便了民众生活B.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市内C.官营的市场比较发达D.政府对市已不再直接监管6.宋代按有无田产的原则,将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拥有
田产,客户靠租种主户土地为生。以下相关史实和结论对应准确的是史实结论A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户令充役,下五等户并与免宋代九等户制下所有人均需承担徭役B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C佃农要“明
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侯收成,依契约分。”租佃关系发展,货币信贷出现D望吴侬之野,茅屋炊烟,无穷之极,皆佃产也客户侵占主户田宅为己有A.AB.BC.CD.D7.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
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A.沈括B.马可·波罗C.利玛窦D.徐光启8.明清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
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A.农业已退居次要地位B.农村家庭的收益结构变化C.资本主义已缓慢发展D.江南成为了全国经济中心9.“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使中国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B.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
性C.洋务官员思想观念的落后性D.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10.1912年6月,康有为尊孔子为通天教主,宣扬“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定道立孔教会”。10月,孔教会获北洋政府批准成立,并被称赞说:“卫道之谋,苦心孤诣。”
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领域存在复古倾向B.维新思想获得官方认可C.儒学复兴成为主流思潮D.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11.以下是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该厂1872年陈启源回国,在曾留学美国后在清廷任职的容闳帮助下,从美国进口当时较先进的蒸汽缫丝设备1
873年继昌隆缫丝厂在广东南海县兴办投产,第一年利润率即超过三分之一1881年南海县蚕茧歉收,手工缫丝者聚众闹事。地方官扣上“有伤风化”“易致失业”等罪名,勒令关闭。陈启源将厂迁址澳门,改名“复和隆”,继续营业1883年陈启源
父子发明一种既可足踏又可机动的小型缫丝机,解决手工缫丝者生计1887年清廷承认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仍准照旧开设”A.属于官僚资本性质B.属于官商合办性质C.受制于时代环境D.开启中国近代化12.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1937年12
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
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A.认为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B.开始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D.认识到敌后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国共产党和非中国共产党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国共产党与非中国共产党委员的比例达29∶27。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B.社会主义的民
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C.中国共产党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14.1978年,新中国迎来了一次出国考察高潮,下表所示为当年比较重要的几次出访。据此可知,当时我国时间考察团名称考察目的地3月31日至4月10日中国共产党工作代表团南斯拉夫、罗马尼亚3月29日至4月2
2日赴日经济代表团日本5月2日至6月6日赴西欧五国代表团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A.渴望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B.以团结全世界工人阶级为目标C.力图打破封闭僵化的局面D.积极为中美建交创造有利条件15.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
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中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A.民主制度赋予公民思想自由B.对一切政治权威的质疑否定C.喜剧成为最主要的民主制度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16.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随后宣
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A.万民法不断适应帝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C.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D.自由
正义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了体现17.“许多欧洲观察家一度将这一过程罩上了积极作用的光环。他们相信,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从近代化史观
看,“这一过程”的积极作用在于A.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D.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18.1831年2月,青年林肯来到新奥尔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人类奴隶制的恐怖。他看到了买卖奴隶的广告,看见“戴上镣铐的
黑奴被抽打”和黑奴拍卖会。他发誓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材料内容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密切的关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1787年宪法充分的保障了人民的权利B.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C.1787年宪法维护了美利坚合众
国的统一D.1787年宪法无法消弧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矛盾19.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有一种文学流派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下列作品属于这
种文学流派的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约翰·克里斯朵夫》D.《老人与海》20.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都显著提高,其反映的主要现象是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人们越来越聪明C.科技成果是不断探索的结果D.社会阶级结构变化21.“对发展经济来
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22.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
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A.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B.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C.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D.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23.据1995年出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纠纷案例汇编》统计,截至1993年
,关贸总协定裁决的案件达230多起。这表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A.规范了全球贸易秩序B.协调了成员国间矛盾C.减少了国际贸易壁垒D.完善了国际贸易法规24.下表所示为世界新兴大国积极创建的新国际机构,这反映出丝路基金2014年金砖银行2015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导力量B.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亚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二、非选择题:52分25.东西方文明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冲突也有融合。某中学
历史学习小组以“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探究一:异曲同工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探究二:分道扬镳材料二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
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
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探究三:西学东渐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
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探究四:中国特色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
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相同
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方文明“分道扬镳”的根源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近代人文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
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认为的完成中国革命任务需要经过怎样的阶段?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少承家学,虚怀若谷,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他在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方面无所不精,贡献很大。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强红热的
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所著《温热论》是我国温病学说理论,和神证的基础。叶除精通医术外,还博览群书,在其它学问的研究中也是严谨治学,学究天人。叶天士在世八十年,其主要著作《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削本叶氏医案》等十多部都流传后世。
他在临终前警成他的儿子们说”区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责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怀为刀也。”这体现了他在医学,乃至人生管理的造求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史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
--“叶派”,在近代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沈德潜《叶香岩传》、王友亮(叶天士小传)等(1)根据材料,简析叶天士取得功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叶天士所取得成就的特点。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表反映了20世纪世界自由贸易演变的
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C2.C3.B4.C5.B6.B7.C8.B9.B10.A11.C12.C13.A14.C15.A16.C17.B18.D19.A20.A21.B22.A23.B24.C25.(1)相同: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2)中国是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物,西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3)条件: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形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实践: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答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井冈山道路)阶段: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26.(1)原因:深厚的家学底蕴;谦虚好学,勤于钻研;极高的个人品质精神。(2)特点:家族传承;学识广博,精于诸多领域;温病学的奠基者;著作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27.趋势一: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论述:
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到二战后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使得世界自由贸易观点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趋势二︰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
范化或者体系化。论述: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促进世界自由贸易演变;二战后在美国的倡导下,成立关贸总协定,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促进世界贸易体系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标志着世界贸易进—步走向规范化;使得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