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研读学习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docx,共(7)页,16.74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0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研读学习《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十四条》)。这是继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
发展的意见》之后,又一个重量级的文件,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任务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如何具体落实的重要举措,为我们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出了新思想、新表述和新任务。
一、新思想在《十四条》指导思想中,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而《十四条》的出台,就是要保证二十大精神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如何落地,成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内生动力。从文件全文来看,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二十大报告的“身影”。在此,我们进行一个文本内容
的展示,便于大家能够站在一个更高层面,去正确看待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重点。序号二十大报告内容《十四条》内容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
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1.统筹职业教
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
技能人才。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3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
盾。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2.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4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
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5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树立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向,对优秀的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通过以上文本的对
比分析,我们就会对《十四条》出台的时代背景和通篇所贯穿的新思想,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我们在工作中该如何把握,《十四条》
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这其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守正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有重点、有步骤的稳步推进。现
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更是要慎之又慎,但也绝不能因此而停止不前。这就需要我们有新思想、新方法,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就是要学会守正创新。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已经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模式,而科教融汇是下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的突破口。我们要借鉴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
方法,同时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的需要,让科技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赋能,让现代职业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带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从而更好建立健全多形式链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二、新表述在《十四条》中,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这一新表述
以外,还有包括“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
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开发一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一系列新表述。从这些新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化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建设改革,更需要树立一种“大职教观”,要跳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开放办学,做到多元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如价值链的提出,相比之前所提到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业链的有机衔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更加明确。就是要让广大职业院校深
度去思考,学校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学校培养的学生价值在哪里,归根到底还是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就吸引力而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两大任务,一个是提高质量,另一个就是提升形象。职业院校形象的提升,根本还是要靠
自身,要勤修“内功”,找到发展的内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发挥品牌效应。现在职业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逐渐由原来的“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就像一些职业院校拥有大量的先进实训设备,但其真正所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而我们要做的,是要开发出适应专业教育教学需求的
实训项目,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训场景,而不是只重视设备的观赏性,要发挥其实用性,真正为推动学校“三教”改革逐步走向深入,破解难点、堵点、重点难题。这样,我们才能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体制、内容、路径等方面完全
融合,形成共建、共享机制,真正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成为离不开的“一家人”。三、新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
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用“三个三”加以概括,即“三个支撑、三个第一和三大战略”。相比较去年两办的意见,今年《十四条》突出的一点就是第二部分的“三大战略任务”。个人认
为,这是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所提出的要求,做出的具体部署。三项战略任务的提出,其实是把未来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到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国
家未来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中。所以,对未来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更高,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还是靠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新修订的职教法同样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如何将“大有可为”转变为“大有作为”,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与技能的输出,尤为关键。实施“三大战略”,如果没有一支规模
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人才队伍,一切将无从谈起。无论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还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人。我们上述提到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果因一时困难而畏缩不前,那我们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化为泡影。必须要发扬主动精神,积极去思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我们
所面临的新趋势、新任务、新挑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保持职业教育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