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观看永远吹冲锋号反腐专题片心得体会共2篇.docx,共(6)页,16.8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14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远吹冲锋号》反腐专题片观后感第一篇—点亮“三盏心灯”筑牢“反腐之魂”近日,年度反腐大片《永远吹冲锋号》在央视一套播出,从《第二个答案》开篇,以《永远在路上》收尾,彰显了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
烈信号。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警示着广大党员干部勿让入党从政的拳拳初心和铮铮誓言,泯灭在贪婪和庸俗的糖衣炮弹里。当时刻以自我革命精神,点亮“三盏心灯”,永远吹响反腐斗争冲锋号,打好攻坚战持久战。点亮忠诚“航标灯”,坚决拧紧“安全阀门”,筑牢“思想防线”。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专题片中傅政华把入党当官当做了人生的入场券、垫脚石、敲门砖,权欲炙盛导致被政治骗子玩弄于掌心,放松了政治要求被利益围猎。这正是理想信念和宗旨信念被“细菌”和“病毒”腐蚀,一步步演变成“巨大毒瘤”的深刻教训,发人深省。“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只有坚守本心、信仰如磐,才能严明纲纪、言行有戒。心怀理想信念,如持明镜、心如清波、行有定力,才不会被诱惑扰乱心神、被困惑堵住思路、被外物迷惑双眸。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修好理想信念“终身课题”,及时打开永远吹冲锋号的“思想阀门”,从“骨子里”深刻认识和筑牢“初心防
线”,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眼中有光、心中有魂,走得稳、行得远,才能做到以求真务实、实干担当的政治本色践行为民宗旨。点亮廉洁“长明灯”,坚决不踩“纪律红线”,筑牢“政治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清正廉洁是我党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专题片中的12个案例,100余名涉案人员,无一例外是
“血的教训”。“铮铮誓言”一旦被浊化,前方将是“万丈深渊”,“贪婪堤坝”一旦开了口,前方便会“一溃千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戒,利剑高悬,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扣好廉洁从政第一颗
扣子,做到知敬畏、讲规矩、存戒惧、守底线。面对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做到止心、止欲、止行,时刻摆正自己位置,拒踩“纪律红线”、坚守“廉洁底线”、筑牢“政治防线”。随时随地上好自律“发条”,终身点亮廉洁“长明灯”。点亮律己“净
心灯”,坚决抵制“恶小而为”,筑牢“行动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片中查处的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从“社交圈”开始违反“四风”问题,追
求“高大上”,不满足“小打闹”,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逐渐从破纪到破法,从量变到质变,这些都反射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作风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自爱精神,净化“朋友圈”、管好“自身洁”。生活中不讲排场、不
摆阔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工作中弃杂念、除私心,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作风上讲纪律、抓实干,规范言行举止,保持政治本色。处处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引领者。第二篇—在“冲锋号”声中听见“清音
”回响党的二十大后首部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于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引起全网的热烈反响。新时代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激荡出清风正气,凝聚了党心民心。但“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永远吹冲锋号,以紧急嘹亮的冲锋号声为警醒,清清楚楚算
账,清清爽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号声振聋发聩,“清音”嘹亮,要在清清楚楚的明白账中听见回响。俗话说,“买卖不算账,生意难兴旺”。假如人生是一本账簿的话,每一笔账目都要清楚明了、整洁干净,才能确保自己真正地“稳赚不赔”。专题片中,装满个人“钱袋子”、满脑子装
的都是“生意经”的李荐国,只把发展当做显绩、违规推动填海项目的三亚原市长王勇,做着政绩梦、主政抚州期间包装“挖矿”企业,盲目投资汽车产业园的肖毅等人都是只算个人小账、不算家国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最后把人生算成一笔“糊涂账”“黑心账”的案例典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
理想信念缺失,私心作祟的缘故。党员干部应以此为戒,警惕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可贪图眼前小利,因小失大。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将责任担当和艰苦奋斗作为账本上最鲜明的“注脚”,珍惜组织培养和青春奋斗的“大成本”,杜绝自毁前程
、身败名裂的“大损失”,保住行稳致远、利在千秋的“大利润”。号声催人奋进,“清音”激昂,要在清清爽爽的为民事中听见回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专题片中,追求奢华生活、想靠权力泽批子孙的张新起,安装铁门防打扰、大搞面子工程的袁守望,嗜赌成瘾、干预司法的甘荣坤等人,利
令智昏,用公权力换“方便”,大肆贪腐,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党的二十大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介绍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8.2万多件,查处贪污侵占、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
问题34.7万多件。“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百姓端端放心上,将公权力稳稳放在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干好事上,使群众满意成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要以“案中人”为鉴,时刻揽镜自照,保持对小事小节的“敏感度”,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守规矩、讲原则、圆初心。号声醍醐灌顶,“清音”悠远,要在清清白白的人生路中听见回响。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以“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坚定意志刹歪风邪气,治顽瘴痼疾。从2014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2023年《永远吹冲锋号》,九部专题纪录片生动地
记录着我们党刀刃向内的魄力和“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每一部专题片都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评与讨论。冲锋号已经吹响,护航强国复兴的最强音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它让我们听到了同腐败较量这场战争,只能赢不能输的坚定决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赶考
路”上常为自己“掸尘”“除灰”“正容”,让“赶考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自信从容。要念好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的“一字诀”,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的谨慎,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扰,携两袖清风走出一尘不染的阳光大道,书写一份风清气正的
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