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北京海淀区八年级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共(19)页,13.76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97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米(m)B.千克(kg)C.千克/米
3(kg/m3)D.米/秒(m/s)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墙上的手影B.镜中的景物C.在水面“折断”D.水中的倒影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
率6.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第2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
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7.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考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D.
航天员能在太空与地面交流,说明真空也能传播声音8.航天器外壳需要使用既轻巧又耐高温的材料。下列对几种材料特性的描述中,适合作为航天器外壳的材料是()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9.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归纳不合理...的是()A.所有气体在其温度降到足
够低的条件下都可以液化B.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种类有关外,还跟气压有关D.在51.0110Pa大气压下,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10.下列与物
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壶烧开水时,壶喷冒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B.抹在黑板上的水迹过段时间会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C.放在衣柜里的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
变冷1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的过程中,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12.在2021年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
,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s的成打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A.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短第3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比你用的时间长C.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
过的路程比你的短D.苏炳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13.学校教学楼的大厅里竖直放置着一块平面镜,小明同学直立行走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
到镜面的距离变大B.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1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就越大B.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就越大C.密度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无关D.物体的质量不随它
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15.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A.158g,0.75g/cm3B.90g,0.9g/cm3C.140g,0.9g/cm3D.248g,1.4g/cm3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是小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值,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B.做一节
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为10min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5℃17.下列场景与所含的物理知识,对应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初春,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用电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液体温度升高,加快了液体蒸发B.盛夏,小
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的矿泉水,随着冰的质量减少,手感到凉——是因为冰熔化从手吸收了热量C.深秋,小明发现操场的双杠上有一层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D.寒冬,戴眼镜的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水珠——是因为空气吸热发生了
液化的第4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8.我国有着灿烂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是对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快慢的描述B.“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的“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C.
“潭清疑水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9.小利和小松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出发进行竞走比赛,若他们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记录下他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的时间t
,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小利的速度大小为3m/sB.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C.若以小松为参照物,小利向东运动D.在4st=时,小利在小松前面12m处20.下表给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值和在51.0110Pa
大气压下的熔点,根据所学知识和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酒精冰铝铜密度/3kgm−30.81030.91032.71038.910熔点/℃-11706601083A.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大B.在寒
冷的北极地区室外,气温可达-50℃,此时酒精是液态的C.把一杯水放到0℃冷藏室,杯中的水一定会凝固D.可以用铜制的锅来熔化铝三、实验解答题(共44分,21、22题各2分,25、26题各3分,23、27、28、31题各4分,24、29、30题各6分)21.如图所示,物体A长度
的测量值是______cm。22.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会跳动起来,而且的的第5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剧烈程度
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发声物体的振幅的关系。23.小利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如图所示。小利的操作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错误一:______;错误二:______。甲: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乙:调节
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丙:测量质量时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2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记录不同时
刻该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态和液态共存的状态”)。25.小利要测
量某种石块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水平平衡时,若观察到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小利调好天平后,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
中,右盘中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石块质量的测量值为______g。将此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是______3kg/m。第6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
限公司26.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红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1)本次实验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2
)把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约为______min;(3)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7.如图所示为测小车平均速度实验
情景,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三块表所指示的时间分别对应了小车经过路程起点、中点和最后终点位置时的时刻。已知小车运动通过总路程s=1.2m,起点到中点的距离是s1=0.6m。由此可知,小车在计时的
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测量值1v=______m/s,小车从路程中点位置运动至最后终点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的测量值2v=______m/s。28.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玻璃板,用滴管向玻璃板上分别滴加相同质量的水,通过如图所
示的三个实验过程,探究影响玻璃板上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其中甲图所示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________是否有关。乙、丙两图的实验中都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水的质量和水的_________。的的第7页/
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9.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中,先把一个平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折叠的半圆形的屏(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E,F连接而成,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屏上的竖直线ON为屏F可绕其转动的轴线。使一束
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就可以通过研究反射光OB的情况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了;(1)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沿OB射出。已知此时入射光AO与ON(法线)之间的夹角为50°,则反射光OB与ON之间的夹角为______;若保证入射
光AO的入射点不变,将AO顺时针向ON(法线)转过10°,则反射光OB与入射光AO之间的夹角将减小______;(2)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O点,可看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3)如图乙所示
,若以ON(法线)为轴,将屏F向后转动,发现在屏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在屏E上改变入射光AO的入射角度,在屏F上仍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与______在同一平面内。30.水平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用支架固定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还提供了A、B、C三只粗细相同的蜡烛,其中A、B长度相同,C较短。小文想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文在实验中将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适当位置,将蜡B竖直置于玻璃板后方,调节它的位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的位置,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
观察时,都不能使蜡烛B与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玻璃板与白纸面不垂直B.透明玻璃板太薄C.人不应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观察(2)小文调整好实验装置后,再次将蜡B竖直置于玻璃
板后方,调整它的位置,并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第8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板从不同角度观察,使其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将蜡烛B从上述调整好的位
置移开,将一光屏放在刚才蜡烛B调整好的位置,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3)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小文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31.小红想测量土豆的密度,现只有天平和砝码、一个烧杯和足量的水;(1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带她补充完整;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后测量土豆的质量为m1;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土豆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③取出土豆,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______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2)若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则根据上述测量可知,所量的土豆体积的测量值为______,其密度的测量值为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四、科普阅读题(共6分)32
.阅读《美丽的虹和霓》,回答问题。美丽的虹和霓太阳发出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如图1甲所示。这一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发出的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自然界大部分彩色的光都可以通过红、绿、
蓝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所以这三种色光又被称为光的“三原色”。自然界中的虹与霓是太阳光发出的白光射入空中的小水珠,经折射和反射后又自水珠射出发生的色散现象,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出射光呈红、橙、黄
、绿、蓝、靛、紫等色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彩色光带,如图1乙所示。虹和霓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的方向上,它们常常同时出现,但霓的亮度比虹要暗淡一些。如图2甲是入射光通过小水珠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光路图。虹是太阳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上部射入,
经折射—反射—折射后,从小水珠下部射出时产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更显著,所以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去,太阳光通大量小水珠的折射—反射—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带的内圈为紫色、外圈为红色。霓是太阳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下部射入,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后,
从小水珠射出时产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更著,所以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去,太阳光通过大量小水朱的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带的内圈为红色、外圈为紫色。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9页/共19页(北京)股份
有限公司(1)雨后天空出现彩虹,这表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色光组成的,其中红、绿、______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2)图2甲中,∠1和∠2两个角的关系是:∠2______∠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3)图2乙、丙两图中,图______是霓形成的原理图(选填“乙”或“丙”)。五、计算(共10分,每小题5分)33.为了测一块体积为310m石碑的质量,取一小块该石碑同种材质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350cm,求:(1)石碑的密度是多少3g/c
m;(2)这块石碑的质量是多少kg。3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星的质量约为236.410kg,体积约为2031.610m,火星离地球的距离大约为7610km。假如在火星与地球间架设一条光速“高铁”,我们就能够乘坐光速列
车去火星旅游。若光速列车的速度是83.010m/s,求:(1)火星的密度;(2)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第10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答案】B【解析】【详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在国际单位制中,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B符合题意;C.在国际单位制中,千克/米3是密度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在
国际单位制中,米/秒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C【解析】【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
充分接触,故C正确;D.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C【解析】【详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镜中的景物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在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
象,故C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C【解析】【详解】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
音第11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所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D【解析】【详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
、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AC不符合题意.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D符合题
意.7.【答案】C【解析】【详解】A.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物体振动发声频率不一定在这个范围,故A错误;B.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B错误;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考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正确;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交流的,而不是通过声波,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故选C。8.【答案】B【解析】【详解】对于航天器来说,外壳要轻巧,
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故其密度必须小;同时耐高温,即必须熔点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点高。故选B9.【答案】D【解析】【详解】A.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B.一般物体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不同的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51.0110Pa大气压下,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故D
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C。第12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详解】A.用壶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温度很高,水蒸气在稍微远离壶嘴的地方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气”,故A错误;B.抹在黑板上的水迹过段时间会消失,是因为黑板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属
于汽化;冬天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属于液化,二者形成原理不同,故B错误;C.放在衣柜里的脑丸过一段时间会“消失”,是因为樟脑丸直接升华成了樟脑气体,升华会吸热,故C正确;D.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
小冰晶(或叫雪花),在降落时互相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形成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形成的夹角,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
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75°,故A错误;B.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会增大10°,故B错误;C.由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入射光线靠近法线的过程中,入射角会减小,反射角也会
相应减小,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D.光照到粗糙的布料表面会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会射向不同方向,使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座位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详解】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
义是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短,所以,苏炳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D【解析】【详解】AB.小明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其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明的像大小不变,故AB错误;
C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物距减小,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4.【答案】D【解析】第13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详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而改变,故AB错误;C.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状态发生改变,其体积可能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一般也会发生改变,如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会减小,故C错误;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和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增加333Δ120cm20cm100cmV=−=液体的质量增加Δ248g158g90gm=−=所以液体的密度为33Δ90g0.9g/cmΔ100cmmV===当液体体积为2
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m=ρV=0.9g/cm3×20cm3=18g则空烧杯的质量为m烧杯=158g-18g=140g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答案】ACD【解析】【详解】A.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可知,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符合题意;B.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一般为10min,做一节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为5min,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
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不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17.【答案】BC【解析】【详解】A.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用电扇吹风,汗液表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蒸发可以吸热,使
人皮肤表面的温度降低,感到凉快,故A不符合题意;B.盛夏,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冰冻的矿泉吸热熔化,手放出热量,所以握着冰冻矿泉水的手会感到凉快,故B符合题意;第14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深秋,操场的双杠上有一层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双杠上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寒冬,戴眼镜的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眼镜会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8.【答案】ABC【解析】【详解】A.“
坐地日行八万里”表示人和地球的自转一天可行驶八万里,可推断以地球的地心为参照物,“一日”“八万里”分别指明时间、路程,由此可说明运动快慢,故A正确;B.以行船为参照物,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
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正确;D.“楼台倒影入池
塘”句中“倒影”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BC。19.【答案】BCD【解析】【详解】A.如图所示的s-t图像可知,小利4s内通过的路程为24m,根据svt=得,小利
的速度大小为11124m6m/s4ssvt===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的s-t图像可知,小松6s内通过的路程为18m,根据svt=得,小利的速度大小为22218m3m/s6ssvt===由A选项知,小利的
速度为6m/s,所以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6m/s3m/svv==∶()∶()2∶1故B符合题意;C.由AB选项分析知,小松的速度小于小利,若以小松为参照物,小利向东运动,故C符合题意;D.由图像知在t=4s时,小利通过的路程为24m,小松
通过的路程12m,所以小利在小松前面24m12m12m−=处,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20.【答案】ABD第15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详解】A.由mV=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密度大的体积小,查表可知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质量相同的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大,故A
正确;B.由表可知,酒精的凝固点(即熔点)为-117℃,所以气温为-50℃时,高于酒精的凝固点,酒精是液态的,故B正确;C.水要凝固成冰应该温度达到凝固点0℃,且持续放热才会结冰,现在水放到0℃的冷藏室,当水温达到0摄氏度时,与冷藏室温度相同,不存在热量的传递,不会凝固,
故C错误;D.铜的熔点为1083℃,大于铝的熔点660℃,所以可以用铜制的锅来熔化铝,故D正确。故选ABD。三、实验解答题(共44分,21、22题各2分,25、26题各3分,23、27、28、31题各4分,24、29、30题各6分)21.【答案】2
.20【解析】【详解】有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1mm,则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应估读至分度值的后一位,物体左侧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20cm。2
2.【答案】响度【解析】【详解】纸屑跳动得越剧烈,说明纸盒的振幅越大,此时声音变大,说明声音的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说明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3.【答案】①.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没有将游码置于0刻度线处②.测量过程中调节天平平衡应该增减砝码或拨游码
,不应该调节平衡螺母【解析】【详解】[1]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游码应该置于0刻度线处,而图乙中,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没有将游码置于0刻度线处。[2]如图丙,测量过程中调节天平平衡应该增减砝码或拨游码,不应该调节平衡螺母24.【答
案】①.69②.晶体③.固态和液态共存的状态【解析】【详解】[1]由图乙可知,实验所用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温度计细管内的液柱液面正好在超过60℃的第9个小格处,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9℃。[2]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3~8min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80℃不变,说明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3~8min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在3~8min处于熔化过程中,故在第4min,该物质处于固态和液态共存的状态。25.【答案】①.左②.53.6③.2.68×103。第16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详解】[1]天平使用
前的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如图指针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如图乙,砝码为50g,标尺分度值为0.2g,游码刻度为3.6g,所以石块质量为50gg53.6gm=+=[3]如图丙,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20mL,放入石块后体积为40mL,石块的体积为340mL20mL20mL2cm0V=−==故石块的密度为333353.6g2.68g/cm2.6810kg/m20cmmV====26.【答案】①.99②.3③.不变【解析】【详
解】(1)[1]由图像可知,水加热到第1分钟为91℃,加热到第5分钟后,水的温度保持99℃保持不变,说明这个温度为水的沸点。(2)[2]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为91℃时对应的时间为1min,97℃时对应的温度为4min,则水
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t=4min-1min=3min(3)[3]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像可知,加热5min时水已经沸腾,则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仍为99℃不变。27.【答案】①.0.2②.0.3【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小车
在起点时秒表的示数为“10:35:00”,在终点时秒表的示数为“10:35:06”,小车全程运动了6s,运动距离为1.2m,故小车在计时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测量值11.2m=0.2m/s6ssvt==[2]由图可知,小车在中点时秒表的示数为“10:35:04”,在终点时秒
表的示数为“10:35:06”,小车后半程运动了2s,运动距离211.2m0.6m=0.6msss=−=−故小车从路程中点位置运动至最后终点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的测量值2220.6m=0.3m/s2ssvt==28.【答案】①.表面积②.表面积【解析】【详解】[1]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
璃板,其上分别滴有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水,水上方的空气流速一定,将一块玻璃板上的水摊开,增大表面积,观察两块玻璃板上的水蒸发快慢,因此是探究的是水蒸第17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2]乙图中的玻璃板,其
上分别滴有质量相等的水,水上方的空气流速一定,在一块玻璃下加热;丙图中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水,水滴上方的空气流速不同;分别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和液体温度、上方空气流速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水中的质量和表面积相同。29.【答案】①.50②.2
0③.可逆的④.入射光线和法线【解析】【详解】(1)[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由于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光AO与ON(法线)之间的夹角为50°时,反射光OB与ON之间的夹角也为50°。[2]若保证入
射光AO的入射点不变,将AO沿顺时针向ON(法线)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10°,则反射光OB也将向ON靠近,靠近的角度为10°,故反射光OB与入射光AO之间的夹角将减小20°。(2)[3]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在
光屏F上沿OB射出;若使一束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O点,可看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4]若以轴线ON(法线)为轴,将光屏F向后转动,此时光屏E、F不在同一平面内,发现在屏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30.【答案】①.A②.相等③.虚④.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吗【解析】【详解】(1)[1]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对称的,当玻璃板与白纸面不垂直时,蜡烛A的像与蜡烛A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么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
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BC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2]实验选用A、B两根规格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比较蜡烛A的像和蜡烛B的关系,这是运用等效替代法确定虚像的位置以及比较虚像与物体大小关系,当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从不同角度观察,使其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物体通
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由真实光线汇聚形成,能够被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不是由真实光线汇聚形成,不能被光屏承接的像是虚像。题中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4]实验选用A、B两根规格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比较蜡烛A的像和蜡烛B的关系
,这是运用等效替代法确定虚像的位置以及比较虚像与物体大小关系,所以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除了能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还能探究物和像的位置关系,即可提出问题: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吗?
31.【答案】①.步骤②标记②.32mm−水③.132mmm−水【解析】【详解】(1)④[1]为使所加水的体积等于被测土豆的体积,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步骤②标记处,第18页/共19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再测
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2)[2]若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则根据上述测量和mV=可知,所加水的体积等于所量的土豆体积的测量值为321mmVV−==水水[3]土豆的质量为m1,根据mV=得,土豆得密度的测量值为111132132mmmmmVmm===
−−水水四、科普阅读题(共6分)32.【答案】①.蓝②.小于③.丙【解析】【详解】(1)[1]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红、绿、蓝。(2)[2]由图2甲图可知,入射光线射入小水珠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右下方偏折
,延长入射光线可知,∠2小于∠1。(3)[3]由材料可知,虹是太阳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上部射入,经折射—反射—折射后,从小水珠下部射出时产生的,图2乙图符合虹的形成原理;霓是太阳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下部射入,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后,从小水珠射出时产生的,图2丙图符合霓的形成原理
。五、计算(共10分,每小题5分)33.【答案】(1)32.8g/cm;(2)42.810kg【解析】【详解】解:(1)石碑的密度3131140g2.8g/cm50cmmV===(2)这块石碑的质量3334222.810kg/m1
0m2.810kgmV===答:(1)石碑的密度是32.8g/cm;(2)这块石碑的质量是42.810kg。34.【答案】(1)33410kg/m;(2)200s【解析】【分析】【详解】(1)火星的密度为第19页/共19页(北京)股份
有限公司mV=23332036.410kg410kg/m1.610m==(2)火星离地球的距离710610km610ms==由svt=得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的时间为108610m200s310m/sstv===答:(1)火星的密度3
3410kg/m。(2)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