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管理制度

DOC
  • 阅读 1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6.770 KB
  • 2023-0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区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管理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区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管理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区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管理制度.docx,共(4)页,16.77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83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区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管理制度(试行)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合理开发,依据**规定,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对象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的重点是调整生产关系,目标是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既要约

束用水,也要约束供水;既要约束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也要约束社会各方的用水行为;既要约束管水部门的依法行政,也要约束外行业主管部门的依规审批。通过定指标划边界,强化分区管理,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和用水行为依指标办、按指标批,依条件利用、按分区管理。涉及的部门主要有区政府、发改

局、财政局、水务局、审批局、工信商务局、各乡镇及各行各业用水户等。二、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点任务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活动都有需水的要求,经济社会开发行为都要以水资源条件作为约束内容之一。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内容既有对水资源管理部门行政行为的约束,也有对经济社会开发活动行为的

约束,而且对外部约束应该是重点。要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加以规范和管理。制度创设的管理措施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侧发力。(一)建立水资源总量消耗和强度双控制度:目标到2025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双控目

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制度健全、设施完备、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发展科学的

节水型社会。到2025年,全区取水总量控制在1.29亿立方米(按水源取水量:当地地表水0.44亿立方米,黄河水0.48亿立方米,地下水0.31亿立方米,非常规水0.06亿立方米;按行业取水量生活0.36亿立方米,工业0.1亿立方米,农业0.81亿立方米,生态0.02亿立方米)

。全区耗水总量控制在1.22亿立方米以内(其中生活0.34亿立方米,工业0.05亿立方米,农业0.81亿立方米,生态0.02亿立方米。);万元GDP下降率1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9以上。城市人口49.2万人,城镇化水平60%,总灌溉面积38.9万亩,高效节灌率85%。(二)

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49号)和《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2020〕225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进一步发挥水资源在区域发展、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中的刚性约束作

用,满足合理用水需求,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按照自治区、固原市、区的审批权限,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同意后方可批准。根据《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调整取水许可审批权限的通知》(宁水资发

〔2021〕8号),地下水年取水量300万立方米(含300万立方米)和地表水年取水量500万立方米(含500万立方米)以上的,由自治区水利厅审批;地下水年取水量100万立方米(含100万立方米)以上300万立方米以下的,以及地表水年取水量地表水300万立方米(含300万立方米)以上5

00万立方米以下的,由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取水许可审批由区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三)建立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价制度:每5年进行一次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价,作为政府决策依据。水环境承载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水环境系

统在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保持可持续的自净能力和维持水生态健康的条件下,对区域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支持能力。具有客观性、区域性、阶段性、动态性及可调性等特征。其指标包括:水质时间达标率、水质空间达标率、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城市化水平的倒数、人均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产出率、可用水资源总量与城

市总用水量之比、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工业产值、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农灌面积、污水处理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污水处理率、单位COD(或BOD)排放量的工业产值、COD(或BOD)控制目标与COD(或BOD)度之比等等。(四)建立水资源超载区取水许可限批、地下水超采治理机制:要加大对水资源超载地区

治理修复力度,通过水源置换、产业结构转型、深度节水、价格调控等综合性措施,退减超量、优化存量、严控增量,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还水于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自2022年开始,原则上不批准新的地下水取水项目,确需开展的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水资源论证,经专家组审定、政府

批准方可立项。逐步用扬黄水和水库水取代现有的机井取水,到2025年,逐步关停扬黄灌区、库井灌区配套完善区域内机井,机井作为备用应急水源地进行保护。对于区地下水取用区域,制定相关的治理规划,并进行治理。(五)建立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政府实行水资源取水许可制度和收取水资

源费(除农业、生态和生活用水外,不免除其交纳水资源税)来进行水资源管理。水务部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丰枯波动趋势、人口增长、工业结构状况、农业灌溉面积、灌溉定额、技术进步、经济发展速度、政策等因素,做好需水预测和规划。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制定统一

的年度水量分配计划,用水户和用水单位要按照经申报和审批的年度用水量取水用水。(六)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建立体现水资源稀缺程度、水商品市场价值的水价形成机制。动态管理水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供水差别定价制度,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

价制度,实行农民计划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七)严格产业准入审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

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八)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要推进取用水户的取水计量设备依法安装,加快规模以上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建设,提升取水计量监管能力。要融入智慧水利建设的发展格局,以“需求牵引、应用至上”为重点,打造水资源空地一体化的感知系统,加快用水统计调查、水资源税改革、取水许可电子

证照以及水资源监测计量等平台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完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系统,全面打造“决策科学、智能调配、智慧管控、场景模拟、虚拟展示”的智慧化平台。三、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考核办法针对政府不同的部门,考核的主体和对

象不同。政府对发改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商务局等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各职能部门对各乡镇进行考核。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12月中旬考核。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建立奖惩和约束机制。分三个等级,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60-80分(含60分)为良,60分以下

为不合格。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的单位,在年终区级整体考核结果上加2分,对于考核结果为良的单位,在年终区级整体考核结果上加1分,对于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单位,在年终区级整体考核结果上不加分。四、其他本办法由区水务局负责解释。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