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26.626 KB
  • 2023-0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_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18)页,326.62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81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8页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1.身高1.6𝑚的小明站在单杠下,如图所示,对单杠高度最合理的估计是()A.1.8𝑚B.2.0𝑚C.2.4𝑚D.3.0𝑚

2.以下镜片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3.如图所示,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以座椅为参照物,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飞鸟肯定是运动的B.飞鸟肯定是静止的C.飞行员肯定是运动

的D.飞行员肯定是静止的4.如图所示,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第2页,共18页A.实验中没有光屏,该像是虚像B.水球相当于凸透镜C.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异侧D.若王亚平逐渐远离水球,她的像会逐

渐变小5.甲、乙、丙三个实心固体,其中𝑉甲=𝑉乙、𝑉丙=2𝑉甲,三者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密度等于丙的B.乙的密度小于丙的C.甲和乙是不同物质做成的D.甲和丙是同种物质做成的6.单独用𝑈𝑉𝐶紫外线直接照射100元人民币时,人民币

上出现“100”字样的萤光,再用𝑈𝑉𝐶紫外线灯照射石英玻璃,人民币上也出现“100”字样的荧光(如图所示);而将石英玻璃换成普通玻璃,还是用图的方式照射,人民币不会出现荧光,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𝑈𝑉𝐶紫外线的传播B.𝑈𝑉𝐶紫外线能识别人民币的真伪C.100元人民币上有荧光物质D.人民币发出的荧光是紫外线第3页,共18页7.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下落时运动员的�

�−𝑡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开伞前,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在增大B.开伞后,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在减小C.下落过程,任意相同时间内运动员运动的路程都不相等D.下落过程,运动员最大速度不超过60𝑚/𝑠8.质量相同的铅、铜分别制成体积相

同的金属球(已知:𝜌铅>𝜌铜),则()A.铅球肯定是实心的B.铅球肯定是空心的C.铜球肯定是实心的D.铜球肯定是空心的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泥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月光看作平行光)走,地面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是水。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水面主要发生镜面反射B.水面主要发生漫反射C.泥地表面主要发生镜面反射D.泥地表面没有反射光10.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𝑓甲>𝑓乙>𝑓丙,如图所示,用乙透镜进行实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等于它两倍焦距时,光屏上成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像,用甲、丙透镜进行实验时,只把

透镜放在乙透镜原来的位置,不改变物距,前后移动光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第4页,共18页A.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像B.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正立放大的像C.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

的像D.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11.如图所示,示波器记录了甲、乙两物体振动发出的响亮的声音。(1)频率较大的是______的声音(选填“甲”或“乙”)。(2)人类听觉频率范围是20𝐻𝑧~20000𝐻𝑧。据此判断:人类能听到______的声音(选填“甲”“乙

”或“甲和乙”)。12.如图所示,平面镜右侧有一直杆𝐴𝐵,光线𝑐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它是一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𝑎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𝑏再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光线𝑎、𝑏在图中没有画出),请画出:(1)直杆𝐴𝐵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𝐴′𝐵′。(2)两条光线𝑎、𝑏。13.

下表记录了空气中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声速数据,根据表格完成:第5页,共18页−1010305010%325.05337.26347.64356.8130%325.09337.39348.11358.1950%325.11337.52348.57359.5770%325

.14337.63349.03360.9490%325.17337.78349.49362.31(1)当空气湿度为30%、温度为30℃时,声速𝑣=______𝑚/𝑠。当空气湿度为70%、温度为20℃时,声速可能为______𝑚/𝑠。(2)归纳

“温度为30℃时,空气中的声速与湿度的关系”:______。(3)如图表示了温度均为50℃,湿度在70%和9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𝑠−𝑡图象。其中:甲图线表示所在环境的湿度为______。14.如图所示,水面下有灯

𝑆,𝑎是𝑆发出的光线,𝑏是𝑎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𝑆𝑂是另外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其对应的折射光线可能是______(选填“1”或“2”),判断的依据是:______。图中垂直水面的入射光线𝑐对应的入射角∠𝑖=_

_____°,请在图中画出光线𝑐射出水面后的光路。15.如图所示,一根放在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小璟的操作可以判断这根筷子到底有没有折断,小璟的操作是:______。第6页,共18页16.如图所示,小洁用凸透镜(相当于眼球)和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模拟出有某种眼疾

的眼睛看近处物体𝑆时的示意简图。(1)图1模拟的是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的成因。(2)图2模拟眼睛戴上𝐴透镜(图中用粗线表示)后,𝑆能在光屏上成像,其中,光线𝑑是光线𝑎经过𝐴透镜后的

折射光线。①𝐴透镜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②图2已画出光线𝑐到达光屏的光路图,请画出光线𝑑经过透镜后到达光屏的光路图。(3)通常把透镜焦距𝑓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𝛷表示.则𝛷=______(根据定义写出

表达式),若某透镜焦度为2𝑚−1,则其焦距𝑓=______𝑚。17.苏炳添在奥运百米半决赛的跑道上,以9.83𝑠的成绩创造新的国家记录。小张坐飞机从北京起飞,以约560𝑘𝑚/ℎ的平均速度飞行约3.5ℎ后,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求:(1)苏炳添在该

场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飞机大约飞行的总路程。18.如图所示,弯管内有一段体积为0.2𝑐𝑚3的水柱,水林哥把弯管的一端穿过胶塞,塞紧在烧瓶中,使得空气不泄漏(已知水的密度:𝜌=1.0𝑔/𝑐𝑚3)。(1)1.0𝑔/𝑐𝑚3=______𝑘𝑔

/𝑚3。(2)求管中水柱的质量。(3)把瓶子放在电梯中,当电梯匀速下行的过程中,水林哥发现弯管中的水柱慢慢向左移动。由此判断:在此过程中,瓶中被密封空气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第7页,共18页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19.人的心脏与拳头大小相

当,请你利用图中的器材以及一瓶足量的水,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利用他的拳头粗略测量他心脏的体积。(已知水的密度为𝜌)(1)实验目的: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3)心脏体积𝑉的表达式:𝑉=______(用已知

条件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第8页,共18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𝐶【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图中单杠的高

度约是人身高的1.5倍,人身高约1.6𝑚,故单杠高度约2.4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𝐶。2.【答案】𝐷【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判断透镜

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能否成实像进行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进行判断。【解答】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𝐴𝐵𝐶,即为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𝐷,即为凹透镜。故选:𝐷。3.【答案】𝐷【

解析】【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本题容易忽视飞鸟与滑翔机在空中

滑翔的速度和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第9页,共18页【解答】𝐴𝐵、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如果滑翔机与飞鸟的速度和方向相同,则以座椅为参照物,飞鸟是静止的;如果滑翔机与

飞鸟的速度或方向不同,则以座椅为参照物,飞鸟是运动的,故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故AB错误;𝐶𝐷、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以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行员肯

定是静止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𝐷。4.【答案】𝐴【解析】【分析】(1)凸透镜能成实像,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异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𝑢>2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②当

2𝑓>𝑢>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③当𝑢<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属于常见题型。【解答】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

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与王亚平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其应用相当于照相机,如果王亚平距离水球更远一点,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综上所述,A错误,BCD正确。故选:𝐴。5.【答案】𝐶【解析】【分

析】由质量关系𝑚甲=2𝑚乙=𝑚丙,体积关系:𝑉甲=𝑉乙、𝑉丙=2𝑉甲,再由密度公式即可比较密度关系,进一步确定甲、乙、丙是否由同种物质做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掌握密度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

】第10页,共18页由图可知,质量关系𝑚甲=2𝑚乙=𝑚丙,体积关系:𝑉甲=𝑉乙、𝑉丙=2𝑉甲,依据密度公式得:𝜌甲𝜌乙=𝑚甲𝑉甲𝑚乙𝑉乙=𝑚甲𝑚乙=21;𝜌甲𝜌丙=𝑚甲𝑉甲𝑚丙𝑉丙=𝑚甲𝑚丙×𝑉丙𝑉甲=21,则𝜌乙=𝜌丙,即乙和丙是同种物质

做成的,甲和乙是不同物质做成的。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𝐶。6.【答案】𝐷【解析】【分析】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此题主要考查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一定要知道。【解答】A.通过上

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照射可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普通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故A说法正确;B.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

效的防伪措施,故B说法正确;C.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故C说法正确;D.人眼可以看见𝑈𝑉𝐶紫外线照射时人民币发出的荧光,但是人眼是看不见紫外线的,所以人民币发出的荧光不是紫外线,故D说法不正

确。故选:𝐷。7.【答案】𝐷【解析】【分析】(1)由图像可知,大约在15𝑠~38𝑠时间内速度不变;(2)开伞后速度迅速减小,后匀速;(3)下落过程中有加速下落、匀速下落和减速下落;(4)由图像可知,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据此解答。本题考查𝑣−𝑡图像及应用,利用图像

可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运动快慢的变化情况。【解答】第11页,共18页A、由图像可知,大约在15𝑠~38𝑠时间内速度不变,运动员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开伞后运动员速度减小,大约小于10𝑚/𝑠时匀速运动,故B错误;C、下落过程中有加

速下落、匀速下落和减速下落,在匀速下落过程中,相等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相等,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不超过60𝑚/𝑠,故D正确。故选:𝐷。8.【答案】𝐵【解析】【分析】假设两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

较出两球的材料体积大小,因为两球体积相等,则材料体积小的一定是空心的。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此外,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本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中

档题。【解答】两个球的密度关系是:𝜌铜<𝜌铅;由𝜌=𝑚𝑉可知,两个球中铜、铅的体积关系为:𝑉铜>𝑉铅;因为两球体积相等,则材料体积小的一定是空心的,则铅球一定空心。故选:𝐵。9.【答案】𝐴【解析】【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

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看到物体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线的多少来决定的;通过水面和地面两种

反射面对月光的不同反射,确定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即可得到此题的答案。【解答】(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第12页,共18页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

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地面看起来较亮;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𝐴。10.【答案】𝐶【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𝑢>2𝑓,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2𝑓>𝑢>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𝑢<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𝑢=2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相关的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𝐴𝐵、用甲透镜实验,由于𝑓甲>𝑓乙,此时的物距要小于二倍焦距;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若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此时凸透镜不成像;若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B错误;𝐶𝐷、用丙透镜实验,由于𝑓乙>𝑓丙,此时的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故选:𝐶。11.【答案】乙;甲

和乙。【解析】【分析】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𝐻𝑧。本题考查了对声音波形图的认识,对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了解等,属声学基础题。【解答】(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振动的次数多,则乙的频率较大;(

2)甲在0.02𝑠内振动了2次,频率为2次0.02𝑠=100𝐻𝑧;乙在0.02𝑠内振动了3次,频率为3次0.02𝑠=150𝐻𝑧;人类听觉频率范围是20𝐻𝑧−20000𝐻𝑧,这两类声音人都能听到。故答案为:(1)乙;(2)甲和乙。第13页,共18页1

2.【答案】【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这一对称性可作出𝐴𝐵的像。(2)根据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画出反射光线𝑏,再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𝑎。此题考查透镜光路图、平面镜相关作图,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关键。【解答】(1)先作出端点𝐴、𝐵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𝐴′、𝐵′,用虚线连接𝐴′、𝐵′即为直杆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2)根据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画出反射光线𝑏,入射光线𝑏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反射点,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𝑎。如图所示:13.【答案】(1)348.1

1;340.00;(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3)90%。【解析】第14页,共18页【分析】(1)通过查阅表格可得;(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空气中的声速与湿度的关系;(3)观察图象可以发现甲图线对应的速度大,通过对比表

格可以得出湿度与声速的关系,进而确定湿度。本题是让学生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解答】(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当空气湿度为30%、温度为30℃时,声速𝑣=348.11𝑚/𝑠;当

空气湿度为70%,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为20℃时,声速要介于337.63𝑚/𝑠和349.03𝑚/𝑠之间,声速可能为340.00𝑚/𝑠;(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为3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3)观察图

象可以发现甲图线对应的速度大,通过对比表格可以发现温度均为50℃,湿度在70%和90%时,声速增加,所以甲图象对应的湿度为90%。故答案为:(1)348.11;340.00;(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3)90

%。14.【答案】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0;如图所示:。【解析】【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光从水中

垂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0°,经水面后传播方向不变。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光垂直照射时,折射角等于零,传播方向不

变。【解答】第15页,共18页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如图所示,𝑎是𝑆发出的光线,𝑏是𝑎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𝑆𝑂是另外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由图可知,𝑆𝑂光线的入射角小于�

�光线的入射角,所以𝑆𝑂光线折射后的折射角应该小于𝑏光线的折射角,所以其对应的折射光线可能是1;判断的依据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0°,所以图中垂直水面的入射光线𝑐对应的入射角∠

𝑖=0°,经水面后传播方向不变,故光线𝑐射出水面后的光路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0;如图所示。15.【答案】把筷子从水中取出,观察筷子是否折断。【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

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解答】水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小璟的操作是:把筷子从水中取出,观察筷子是否折断。故答案为:把筷子从

水中取出,观察筷子是否折断。第16页,共18页16.【答案】(1)远视;(2)①凸;②如图所示;(3)1𝑓;0.5。【解析】【分析】(1)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

的后方;(2)①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凸透镜矫正;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根据焦度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本题考查远视眼的成因及如何矫正、经过透镜的光线如何偏折、焦点与焦距的关系和应用,属于基础题。【解答】(1)由图1可知,光线会聚到视网膜的后方,这应该

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2)①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弱,所以要配戴凸透镜;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答案如图:(3)因为透镜焦距𝑓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则𝛷=1𝑓,若某透镜焦度为2𝑚−1,𝛷=1𝑓=2𝑚−1,则其焦距𝑓=0.5𝑚。故答案为:(1)远视;(2)①

凸;②如图所示;(3)1𝑓;0.5。17.【答案】解:(1)苏炳添在该场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𝑣=𝑠𝑡=100𝑚9.83𝑠≈10.2𝑚/𝑠;(2)已知飞机飞行的速度𝑣′=560𝑘𝑚/ℎ,飞行时间𝑡′=3.5ℎ,由𝑣=𝑠𝑡可知飞机大约飞行的总

路程为:𝑠′=𝑣′𝑡′=560𝑘𝑚/ℎ×3.5ℎ=1960𝑘𝑚。第17页,共18页答:(1)苏炳添在该场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10.2𝑚/𝑠;(2)飞机大约飞行的总路程为1960𝑘𝑚。【解析】(1)已知百米赛跑中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苏炳添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2)已知飞机飞行的速度和时间,利用𝑣=𝑠𝑡的变形式可求出飞机飞行的总路程。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8.【答案】(1)1.0×103;(2)管中水柱的质量为𝑚=𝜌𝑉=1.0𝑔/𝑐𝑚3×

0.2𝑐𝑚3=0.2𝑔;(3)变大;弯管中的水柱慢慢向左移动,瓶中气体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由𝜌=𝑚𝑉可知,密度变大。【解析】【分析】(1)1.0𝑔/𝑐𝑚3=1.0×103𝑘𝑔/𝑚3;(2)根据𝑚=𝜌𝑉求出水柱的质量;(3)气体体积变小,

而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解答】(1)1.0𝑔/𝑐𝑚3=1.0×103𝑘𝑔/𝑚3;(2)管中水柱的质量为𝑚=𝜌𝑉=1.0𝑔/𝑐𝑚3×0.2𝑐𝑚3=0.2�

�;(3)把瓶子放在电梯中,当电梯匀速下行的过程中,由于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升高,弯管中的水柱慢慢向左移动,管内气体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由𝜌=𝑚𝑉可知,密度变大。故答案为:(1)1.0×103;(

2)管中水柱的质量为𝑚=𝜌𝑉=1.0𝑔/𝑐𝑚3×0.2𝑐𝑚3=0.2𝑔;(3)变大;弯管中的水柱慢慢向左移动,瓶中气体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由𝜌=𝑚𝑉可知,密度变大。19.【答案】(1)测量小明拳头的体积

。(2)在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保证淹没拳头时拳头不接触水槽底部且水不溢出);将水槽放在电子秤上测出水槽与水的总质量𝑚1;将拳头淹没与水中(不要接触要水槽底部),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𝑚2。(3)𝑚2−𝑚1𝜌水

。【解析】第18页,共18页【分析】题中只有测量质量的电子秤,而没有测量体积的仪器,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力(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来设计实验。除以上方法外,我们还以先测出第一次注水时水槽与水的总质量𝑚1,然后记下淹没拳头后水面的高度,然后取出拳头,向

水槽中注水至标记处,测出此时水槽与水的总质量𝑚2,则第二次添加的水的质量为(𝑚2−𝑚1),求得第二次注入的水的体积就可求得拳头的体积。【解答】(1)本题的目的是测出心脏的大小,但是因心脏大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我们应当围绕“人的心脏与拳头大小相当”这一条件来间接求得。这样

,我们就可以将实验目的从不可行的“测量心脏大小”转化为“测量拳头的大小”。(2)由题中给出的器材可知,我们要利用排水法来求得拳头的大小,但是题中没有给出直接测量体积的器材,而是给出了测量质量的器材,所以我们要根据质量或浮力与体

积的关系来设计实验,具体过程为:在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保证淹没拳头时拳头不接触水槽底部且水不溢出);将水槽放在电子秤上测出水槽与水的总质量𝑚1;将拳头淹没与水中(不要接触要水槽底部),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𝑚2,然后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阿基米德原理列式:(𝑚2−𝑚1)𝑔=𝜌水�

�𝑉排,即拳头排开水的体积𝑉排=𝑚2−𝑚1𝜌水。(3)因拳头全部浸在水中,则拳头的体积为𝑉=𝑉排=𝑚2−𝑚1𝜌水。故答案为:(1)测量小明拳头的体积。(2)在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保证淹没拳头时拳头不接触水槽底部且水不溢出);将水槽放在电子秤上测出水槽与水的总质量�

�1;将拳头淹没与水中(不要接触要水槽底部),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𝑚2。(3)𝑚2−𝑚1𝜌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