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3 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2-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docx,共(8)页,14.79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8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美丽的冬天(第一课时)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围绕“冬天的美”让学生感受冬季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冬天在哪里”、“不一样的冬天”和“冬天真好玩”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发现冬天的奇妙与美好,体验冬天
户外活动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和祖国的美。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观察并能说出冬季的特征。2.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关系。3.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4.对大自然喜爱与亲近感,感
受自然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关系。【教学难点】学生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感。教学准备1、图片2、PPT3、视频教学过
程【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谜语,你们想猜吗?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打一自然现象)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谜底是雪花)你们可真聪明!那请问,雪花在什么季节才会“盛开
”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领会的季节----《美丽的冬天》二、欣赏图片,兴趣交流1、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孩子们,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年四季的不同美景。(和孩子们一起通过PPT欣赏四季美景)学生分辨每张图片是哪个季节,怎么看出来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
点。【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亲切交谈,让学生意识到一年有四季,各有各的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2.一年有四季,更替轮回不停歇,咱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带孩子们多读几遍,帮助孩子领悟其意思)3.从中了解四季循环规律师:一起再
读一读“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师: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1)预设:你联系了四季图片来理解,真了不起。(2)预设:你说得很完整,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春夏秋冬过完,又是春夏秋冬,四季就这样一直循环,永不停止。
4.小结:一起读。《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设计意图白板的展示为学生理解《三字经》中“运不穷”做了很好的铺垫,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四季循环的特征。三、寻找身边冬天,感受季节特征(一)在日历中找冬天
设计意图通过看日历上的节气,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了解进入冬季的自然时间。1.师:冬爷爷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用魔法棒往哪儿一指,那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上一周,小朋友们都去找冬天了,你在哪里找到了冬天,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我在找冬天,我发现。)2.师:赶紧你的同
桌说说吧。3.预设:你在日历中找到了冬爷爷,发现了日历上有很多关于冬天的节气。4.师:老师这里有一张2018年11到12月份的日历,小朋友们,你能从这张日历中找到冬爷爷吗?(1)预设:立冬。(2)预设:小雪。5.师:是啊,立冬是我国特有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民间一般认为立冬过了,就
是冬天来了。过了小雪,天就又冷了一些了。等到日历里出现“大雪”的时候,那就更冷了。(二)在冰雪中找冬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冰雪中、动植物的变化中、人们的日常物品中找冬天,这三大版块为并列关系,现场上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回
答做相应的调整。1.师: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在哪里找到了冬天,有什么发现吗?(1)预设:你发现小区公园的小池塘里结冰了。(2)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结冰的地方了?预设:你家院子里的水池也结冰了。(3)师:是呀,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结冰了,(播放结冰的图片)小河停下不再走
了,连屋子上也挂起了冰棱柱。2.师:除了冰,你还有什么发现吗?(1)预设:是啊,上周刚刚下了一场雪。(2)师:刚刚下过一场雪。(3)和同桌谈谈你对雪的感受。(4)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欣赏一下吧。(5)播放小
视频《雪花》设计意图精心制作微课,将美的音乐、美的图片、美的语言进行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冬天的美丽,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冬天美的感受。(6)小结:谈感受,出示课题。预设: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冬天。预设:这是一个神秘的冬
天。(三)在动植物的变化中找冬天1.师:你还在哪里找到冬天了,有什么发现吗?(1)预设:你看到小树穿上了稻草衣。(2)师:冬天,园林工人怕小树冷,给它穿上稻草衣,怕它来年长虫子,提早给它刷上了石灰。(3)师:在植物的变化上你还有什么发现吗?预设1:你看到路旁的大树
,叶子都落了。预设2:你也发现家边的树光秃秃的了。预设3:你有不一样的发现,你发现有些树是不落叶的。设计意图以树木为代表,选择落叶与不落叶,以及人们对它们的维护展开教学。(7)师:是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落叶树与常青树》师
:大街两旁的梧桐树,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还有小区公园里的枫树。到了冬天,叶子就落光了。这些是落叶树。而像浙江杭州西湖边的香樟树,公园里的桂花树,学校里的枇杷树,它们即使到了冬天,叶子也是绿绿的,只不过颜色更深了,这些是常青树。但
是,无论是落叶树还是常青树,它们都在冬天积存力量,等到来年春天,长出新叶,继续生长。看来冬天还是一个孕育美好生命的季节。2.师:植物是这样,那动物又有什么变化呢?预设1:你发现你们家兔子的毛越来越浓密了,这样它就不怕冷了。预设2:你家的小乌龟不
吃不喝,一动也不动了。它是冬眠了。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找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让学生有话可说。(老师也可以根据地域不同选择不同的动物来交流。)(3)师:像小乌龟这样冬天要冬眠的动物还有青蛙、蛇、刺猬,它们有的躲进
了洞里,有的躲在杂草枯叶堆里。它们不吃也不喝,一直到来年春天才醒来。(4)师:那么它(大雁)又是怎么过冬的?(5)师:到了冬天,它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像这样的鸟,叫候鸟。(四)在人们的日常物品中找冬天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物品去寻找发现冬天的特
征。(老师也可以根据地域不同选择不同的物品来交流。)(1)师:你还去哪里找到冬天了,还有什么发现吗?预设1:哦,你在奶奶给你晒过的被窝里找到了冬天,嗯,香喷喷的,那里有太阳的味道。预设2:妈妈每天要给你擦护肤霜香香,这样防止冬天干燥可以让你的皮肤更滋润。师:是呀,我们在很多日
常物品中也都能找到冬天。(5)出示图片:(出门带上厚厚的帽子围巾、吃起了热乎乎的火锅、穿上羽绒服、开起了热空调……)师:熟悉吧,我们还从这些生活物品中找到冬天。四、再次感悟冬天在哪里,并据此感受生活中的语言就是一首诗。①小朋友们请往老师的身上看:老师拉开羽
绒袄拉链,展示外三层里三层的穿戴。②小朋友请感悟老师手的温度:老师用手摸摸学生的脸、脖子或者袖洞,自言自语说,冬天在哪里?我去问老师,老师不回答,摸摸我的脸。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大树,大树挺拔站,枯干无绿叶。冬天在哪里?我去问
大雁,大雁不见影,飞到南方去。……五、总结(一)师: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找到了冬天,它美丽而又神秘。有人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一读。(二)师: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发现,我们能不能也学着这首小诗的样子,自己来说一句呢。1.四人小组说一说。设计意
图安排四人小组交流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表达之前有充分的准备。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2.反馈(1)预设: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小树,小树笑嘻嘻,穿上稻草衣。(2)预设: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大雁,大雁不回答,飞去南方了。(3)
预设: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雪花,雪花飘啊飘,大地有了白被子。3.师:大家说得真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冬爷爷说的吗?(1)预设:冬天真神秘。(2)预设:你喜欢冬天。4.师:我也喜欢这美丽神奇的冬天。下
课!板书设计:美丽的冬天我在________找冬天,我发现……本教学设计主要借用百度知识上的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