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0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docx,共(6)页,33.1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8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0吃饭有讲究(第一学时)【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第二课。意在让学生明白吃饭时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当小主人;注意讲礼仪,和家人一起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均
衡营养,全面摄入,做一个餐桌上的小达人。本次设计是第一学时。【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册的孩子普遍6、7岁,他们有了一定的就餐知识,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城市里的孩子在参与家务方面有所欠缺,喜欢垃圾食品、肉类等,偏食挑食的现象
比较突出。因此,不光要提升他们的认识,更要培养习惯、教给技能,指导他们在生活中能真正实践起来。此设计从提升能力出发,侧重于实践的操作和行为的指导。【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吃饭时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力所能
及的家务,学当小主人;注意讲礼仪,和家人一起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2.学会洗手,学会摆碗筷,向同伴学习其它的餐厅家务劳动。3.学会在就餐时尊敬和礼让长辈,践行餐饮之礼。4.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习在餐桌上与家人和谐用餐,互相关爱。【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学会洗手、掌
握技能,培养对家人的爱。【设计理念】1.生活是实施道与法课程的基础,问题的提出、教学的素材、指导都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2.体验式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丰富情感体验已提升认识、指导行为。3.探索实践活动与道与法课程整
合能提升课堂实施的有效性。【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次牌3.一次性桌布,不锈钢盘子,里面有:9套碗,勺子,筷子和9双一次性手套5.餐巾纸6.课前调查表【教学设计】一、引人问题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可可。快跟她打声招呼吧!可可:小朋友,哎
呦,小朋友们好!哎呦哎呦,肚子好疼啊~~~小朋友们,可可为什么会肚子疼呢?来猜一猜。可能是吃饭出了问题。(板贴:吃饭)(设计理念:以卡通人物引人课堂,提高了学生兴趣。从小朋友常见的生活问题出发,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体现了道与法课程“生活性”的特点。)二、活动体验实践探究第一板块吃饭讲卫生1.小朋友们猜对了,这是可可的手,你想对她说什么?2.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洗手的。(出示视频),她想:手上什么都没有,这样洗洗就行了。对不对呢?健康博士告诉我们:一只手上可附着40多万个
细菌,其中携带着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卵,会诱发各种疾病。这样洗手,根本不能除去细菌哦。(出示细菌图)2.可可:看来洗手是有讲究的,校医要教给我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呢!(播放视频)请小朋友先仔细地看一遍,第二遍,一边看一边学。3.对照图片的步骤相邻的两位同学一起洗。4.大家都学得那
么认真,我要带你们唱一首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5.干净的小手能保证我们吃得卫生,有一位小朋友准备吃饭了,可是餐桌是这样的就你能帮帮他吗?(实物:碗筷没放好)还有一位小朋友吃完饭后是这样的:嘴巴上有米粒。谢谢你们,你们不仅知道吃饭时要讲卫生,还能助人为乐。吃饭时
还要注意养成哪些卫生习惯呢?你听,可可在夸你们呢!——!(板贴:讲卫生)(设计理念:强烈的视觉冲击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吃饭讲卫生”的内驱力。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手把手地指导洗手方法并当堂
多次练习,加强体验,体现了课程“活动性”的特点。)第二板块吃饭多参与讲卫生的小朋友们,饭菜上桌了!1.当当当当,教室摇身一变,成了家里的餐厅了!(PPT)2.上菜了,可可过来了,她在做什么呢?3.我们也一起试试餐
具摆摆摆的活动,好吗?可可要请你帮个忙,你愿意吗?(可可的话:小朋友们,每组桌上都有一个盘子,里面都有些什么呢?盘子里有碗筷、勺子,手套是用来干什么的?开始摆碗筷咯,你觉得要注意什么?)是啊,要注意卫生、轻拿轻放、互相合作(PPT),
音乐开始我们开始,音乐停我们停。比比看,哪些组做得好?吃完饭后,是不是该收拾好餐具呢?(再次强调注意卫生、轻拿轻放、互相合作)(设计理念:“参与”“实践”“体验”是提升道与法课堂实效、提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摆餐具”的活动的设计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注意卫生、轻拿轻放、、互相合作,“餐具归位”的活动巩固了这一教学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提升了在生活中“参与”的驱动力。)哇,你们可真能干,有一些小朋友在吃饭前后还会干其它一些活呢,请看!(PPT展示小朋友在家做家务的情景:端菜、拿筷子、盛饭、摆凳
子的)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收碗收筷子、擦桌子)(PPT出示这些家务活的名称)读一读。你会做哪些?还有哪些不会做?我们来采访一下,来教教我们吧!这是哪位?来认识一下你,你能否介绍一下端菜的注意点?盛饭时要注意什么呢?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在生活中学着做、坚持做,你想选哪一个呢
?(小结:是啊,我们应力所能及多参与。(设计理念:家务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在培养家庭责任感、实践能力、关爱他人这些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个环节分享了学生在生活中做用餐家务的瞬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如何做呢?教学中充分
运用学生的资源,引导开展同伴互助与学习,让教学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第三板块吃饭有礼仪1.学习礼让①开饭了,爷爷走过来了,播放视频。②你觉得他哪里做得好?如果是爸爸妈妈呢?是啊,小朋友要让长辈先入座,先动筷子,我们再动筷子这是长者先,幼者后。请两位小朋友来
演一演吧!采访:爷爷和孙女。③除了在餐桌上要礼让长辈,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去体现?④正如《弟子规》中所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设计理念:通过看、学、做,学习礼让。)2.餐桌上我们该怎么做呢?①我们尊敬长辈,长辈也关爱我们,请看视频。这夹
菜是一份爱,这一声谢谢也是情。在饭桌上,我们同时会做一些事情。②课前,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了“真心话碰碰碰”的课前调查,了解到小朋友们在吃饭时常做的一些事情。a讲讲伙伴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人b说说学习上的情况。()人c问一问爸爸妈妈工作上的事情。()人d说说今天饭菜的口味。()人e埋头吃饭
。()人f有时看电视。()人g有时看手机()人h有时玩IPAD()i你还会做什么?③吃饭时做哪些事让你觉得开心、感到温暖呢?④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现场就来了一位妈妈,我们来采访一下。(师:请问您是哪位宝贝的妈妈?你家宝贝还有家人在吃饭时一般会做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家
长回答。)小朋友们,从妈妈的话中你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和期待吗?吃饭时的交流让家庭更加温暖、幸福!⑤出示社会生活中大家在聚餐是玩手机的镜头,谈一谈感受。(设计理念:在我国,餐桌也是沟通与交流的地方,从小学习吃饭专注、互相尊重
,将受益终身。本环节的教学基于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引用家长的殷殷期盼,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升认识、指导行为。)3.学习其他礼仪行为可可又有问题请教大家了,录音:我感冒了,吃饭时想打喷嚏怎么办?流鼻涕时怎么办?想咳嗽了怎么办?能给我们做个示范吗?(请同学上台表演)4.
刚才我们学得多认真啊!可可把我们的收获整理成一则吃饭礼仪小贴士呢!可可音:尽力多参与,长辈应礼让,关爱记心间,文明中成长。请跟我一边拍手一边读吧。(设计理念: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起到了总结提升的作用。)第三板块思考辨析实践运用1.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老师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
想玩吗?这个游戏叫“气球寻宝”,每个气球后面都有小任务,每组可以任选一个。2.题目类型①辨析类下列行为对吗?为什么?(出示图片)②纠正类下列行为你觉得怎样?如果不对,请你劝劝他们。③实践类感冒了,吃饭时流鼻涕怎么办?请你上台来表演。奶
奶生病了,卧床休息,不能起来吃饭,你会怎么做?组内同学演一演。3.小结、拓展:是啊,做现代文明人,就从餐饮之礼开始做起,它的具体内容是: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如今,在学校食堂、餐厅、甚至施工场地都张贴着宣传画,号召我们
做有礼仪的中国人。(板书:有礼仪)(设计理念:“气球寻宝”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再一次升华了认识、链接了生活,在实践中形成了行为的准则。)三、总结延伸1.指黑板: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各小组情况。2.这节课接近尾声,可可还有一个问题要求助。可可音:我有两位朋友
,一位叫大熊,吃得很多,长得很胖,走起路来上气不接下气。另一位叫小米,吃得很少,长得又矮又瘦,常常生病,他们都很苦恼,你们能帮他们出出主意吗?看来,吃饭还要注意健康,吃饭真是有讲究啊!(板书:有讲究)我们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如何吃得健康营养吧!3.出示“方洲餐饮之星”评价表
的前一部分,明确要求。(设计理念:本设计是第一课时,结课时用问题延伸,既与开头相呼应,体现了全课的整体性,同时引用行为习惯养成表,为全课结束后,行为习惯养成表的使用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