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DOC
  • 阅读 9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49.025 KB
  • 2023-01-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19)页,49.02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7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增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租国的感情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教学难点: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生:喜欢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

会在什么情况放假?生:(各种回答)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示课题)二、认识春节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春节的来历。3.观看春节视频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②

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4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的?三、猜一猜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四、拓展延伸1.正因为春节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

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说主要民俗2.简单介绍①元宵节:节日来历,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②清明节:由来、习俗:踏青、扫墓、放风筝等。③端午节:节日来历,习

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④中秋节:说说由来,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⑤重阳节:节日来历,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五、辦一辩这些习俗好吗?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六

、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①傣族泼水节。②彝族火把节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

术作出自己的贡献。本课所体现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四、教训重点和难

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教学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

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

的民间艺术。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比如按种类

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民间艺术课前调查表名称介绍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

博大精深的魅力。2、小组发布: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活动三、合作探究,了解家乡民间艺术(一)看一看,走进家乡民间艺术1、观看视频《铜梁龙灯》。同学们,铜梁龙灯是一种

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兴起于铜梁县。从龙、灯彩扎制作到舞容演练,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看到这样的家乡艺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我们的家乡重庆,地广物博,人杰地灵。不仅

培育了勤奋,热情的重庆人,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尤其体现了我们山城别具一格的风貌!(二)学一学,民间艺术零距离1、通过刚才的交流探讨,我们发现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先辈们用智慧

和汗水创造出的“生活结晶”,代表着家乡人民的聪明智慧!2、那么,大家想亲自感受一下民间艺术的魅力吗?视频播放《土家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

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3、小组活动,一起来学习一段土家摆手舞。4、通过大家刚才的体验,你能够猜一猜土家摆手舞的来源是什么吗?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

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有人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有人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种“摆手”来健身壮骨,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摆手舞。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需求,也能够表达人们的美好意愿,这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三)做一做,

探索家乡民间艺术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余年历史中,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除了刚才我们体验的内容,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形式等待我们探索,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讨,在我们的刚才的民间艺术分类中,选择一个去探访属于重庆的此类民间艺术形式,制定一

份重庆民间艺术探索计划。家乡民间艺术调查表小组成员:探访方式:探访地点:探访内容:名称简介产生和现状第二课时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教学活动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现状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了其魅力,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这些民间艺术。出示视频《即将消失

的十大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看到这样的报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教材P87页的新闻链接。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的关系,你怎么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我们为他们的未来忧心。

活动二、调查汇报1、上一课我们在课堂上制定了重庆民间艺术探访计划,现在请各个小组根据你们的探访结果,发布探访小组探访到的民间艺术现状。小组合作讨论,发布探访结论。思考这些民间艺术的现状的原因?设想它的未

来可能是什么样?2、这些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民间艺术为什么会衰落呢?先让我们来听一听春联的“自述”吧!图片展示P88“春联自述”。小组合作,讨论春联衰落的原因。3、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

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活动三、合作探究,人人行动保护民间艺术1、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P89教材“阅读角”展示。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够从这位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我们

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能够做些什么?2、出示p89“知识窗”,学习民间艺术相关法律法规。从这些法律法规上学习到了什么?3、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在行动图片出示重庆磁器口民俗一条街,两江影视城民俗照片。小组任务:假如你们小组是

重庆市文化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组”成员,请你们结合小组调查的某种重庆民间艺术的现状,设计出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办法。五、教学反思1.单向灌输变互动探讨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时,我将单向的知识灌输变为了师生间的互动探

讨。学生了解和感知民间艺术,不再是被动式的“填鸭教学”,而是主动收集,互相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情。2、沉闷课堂变欢乐海洋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家乡的民间艺术,我打破了一贯沉闷的课堂气氛,将一堂普通的品社课变成了《土家摆

手舞》的舞台,让本就活泼好动的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家乡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加深“民间艺术的来源”这一知识点的印象。3、懵懂学生变艺术保护者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激发学生共鸣,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更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

演,通过身份的转变引起他们与渐渐失传的传统艺术的共鸣。“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组”成员这一角色扮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我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创造出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课中我们感受了民间艺术的历史悠久和

精彩绝伦,了解到了他们背后的精神和内涵,这些宝贵的技艺我们不能失传,要把这些财富保留和传扬下去,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12、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学校班级执教者课题家乡的喜与忧——家乡

的发展教时1日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材料、采访家人、实地参观等调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体会我们的家乡——上海的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2.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产生自豪、热爱之情。3.学会利用多种形式调查讨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收集材料、采访家人、实地参观等调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体会我们的家乡——上海的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产生自豪、热爱之情。难点:前期调查活动方案的制定。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引入1、出示一组老照片:周末,赵东阳看

见奶奶拿出家里的老照片在翻看。他很好奇,凑过去跟奶奶一起看。(课件滚动出示老屋等的一些老照片)2、和奶奶一起看老照片,赵东阳发现家乡的变化真大。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了解家乡的活动,感受和认识家乡吧!3、板书课题:家乡的发展观看多媒体,师生互动交流。齐读课题以一组学生日常很少见到的

老照片引入,对比今日的家乡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与探究1.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公共交通不断发展,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班有个小小调查员,他曾对上海的轨道交通进行了一番调查。(媒体出示公共交通工具40年前和现在的区别的调查图表)2.组织学

生讨论。3.小结: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为上海市民增添了新的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轨道交通从无到有新出行、新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谈感受。交流讨论通过一组直观的数据资料等,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上海轨道交通带给人们

生活的巨大改善,为接下来的分组交流做示范和铺垫。调查汇报指导学生按照课前分好的小队进行调查活动的学生以收集材料、观察、采访家人、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对上海的发展建设有了汇报,主题为:家乡发展建设第一组:了解上海生活服务设施变化的:莘庄公园、闵行图书馆、闵行体育馆、农贸市

场、大型超市第二组:了解上海教育方面的变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上学时的学校和教室,以及学校里的设施等。第三组:了解上海医疗事业的发展变化的:看病的变化小队成员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汇报,讨论交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总结延伸1、通过这些调查活

动,我们看到了上海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此,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上海的发展呢?人们是怎样看待家乡的发展的学生交流一方面,学生油然而生的热爱家乡之情,另一方面,正视问题的存在,理性的思考也是需要的。呢?2.但是,上海在发展建设过程,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

题,在刚才的汇报中有些同学已经关注到了这些问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板书设计:家乡的发展轨道交通从无到有新出行新体验生活服务设施……教育医疗……学校班级执教者课题家乡的喜与忧——我为家乡发展出力教时2日期一、教学目标:1.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建设,让学生明白,爱家

、爱校、爱社区也是爱家乡的具体表现,积极面对发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2.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3.学会利用多种形式调查讨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建设,让学生明白,爱家、爱校、

爱社区也是爱家乡的具体表现,积极面对发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难点:积极面对发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三、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这一单元主要从感受家乡文化,关系家乡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了解自己

的家乡,认识自己的家乡,从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家乡。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并引导学生“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

任感。2.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家乡的变化在新闻和日常见闻中有所了解,但是学生的感受不够深入,对具体的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度。因此,在课前,需要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资料的查

找、收集和整理,并且在小组合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为我所用,形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四、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视频、小队合作收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建设,让学生明白,爱

家、爱校、爱社区也是爱家乡的具体表现,积极面对发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2.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3.学会利用多种形式调查讨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建设,让学生明白,爱家、爱校、爱社区也是爱家乡的具体表现,积极面对发

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难点:积极面对发现的问题,策划交流家乡发展建议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引入1、同学们,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不仅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悠久历史而自豪,也为家乡建设的巨大成就而骄傲。(课件滚动出示家乡的各种图片)2、为

了家乡更美丽富饶,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3、板书课题:我为家乡发展出力观看视频,师生互动交流齐读课题本环节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启发孩子关注自己和家乡发展的关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学习与探究

学习与探究(10分钟)1.家乡在发展建设过学生简单梳理自己学生自己去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买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家乡发展出力呢?2.组织学生讨论。3.小结板书:交通医疗住房就业…

…发现的问题交流讨论主观能动性。实践与体验活动一实践与体验(15分钟)活动一:赵小原同学在参与“家乡发展建设”调查活动时,发现了家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细读活动园,看看他发现了哪些问题1、自读教材2、指名交流3、小组活动指名交流本环节让学生思考,进一步

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节我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实践的意义和价值。2、你是否也有相同的体会3、你的家乡中发展中是否也遇到了问题?你发先了哪些问题。4、小组交流,形成“我发现的问题”活动单活动二:家乡建设靠大家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提出

建议1.、学生讨论改变家乡的具体做法,献计献策。如:爱护社区环境、保护一草一木、经常打扫卫生等。2、小组交流,形成建议书。3、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集中活动,强调活动注意事项。4.展示优秀学生作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生动手制作

学生交流本环节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启发思考,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交流碰撞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为家乡发展出力,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品,师生交流点评。5、小结:为家乡做贡献,要从小做起。总结延伸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了我

们的好建议,我们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交流一下,并作适当评价。2.为家乡做贡献,我们还有哪些方法?3.学生进行拓展研究。如可以上网搜一搜,了解别人家乡的特色,并与自己的家乡进行比较。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给市长写一封建议书,为家乡献计献策等。学

生展望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自评学生交流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既包括作品本身,也可以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