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1.doc,共(2)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4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0、家人的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4.过
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
也是爱。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
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教学过程一、回忆成长经历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照片,玩具),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
有什么变化啊?(2)当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叹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
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在这个过程中,你除了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一定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了吧!二、二辨析生活中的爱1.谈话: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自己家人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
视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与同学一同分享快乐。2.2.看教材38-39页《肩头上的爱》回答1明明需要什么样的爱?2奶奶的爱又是怎么表现的?3.学生在集体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1)当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和爸爸下棋时的照片时,教师问:爸爸什么时问陪你下棋?爸爸忙了一天了,
回来后为什么不休息还要陪你下棋?你觉得爸爸爱你吗?有这么爱你的爸爸,你感觉幸福吗?(2)当学生介绍自己小名的来历时,教师引导: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名字中是不是寄托着爸爸妈妈美好的祝愿呢?(3)当同学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
这是什么时候录制的,谁录制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感觉快乐吗?(4)师:除此以外,请同学们想一想:妈妈每天上班回来,还要忙着做家务是为了什么?爸爸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爷爷奶奶接送我们,每天做出香喷喷
的饭菜,又是为了什么?(5)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感情。4.小结:家人做的这一切都源于爱,他们承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满满的爱,他们为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爱家人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为这样的家人骄傲,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呢?三、表达对家人的爱1.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
,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你们一家人平时是怎样相处的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家人平时怎样相互关爱的小故事跟同学们讲一讲呢?2.学生在小组内跟同组的小朋友讲述自己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小故事或是感人的小画面。3.小组内推荐
讲得好的同学,在班内跟大家交流,当同学讲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幸福?4.小结: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我们也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来表
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样,一家人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5、作业周末给家人做一件事,表达我对家人的爱6、板书设计10家人的爱我的成长经历辨析生活中的爱表达对家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