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2-统编版.docx,共(5)页,20.87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2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附件2淮北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格式课题: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对象:(填写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这些是大家的》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对后面三课起着铺垫的作用,本科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的生活”板块中“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12条“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板块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第5条“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要求而编写。本课教材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范围、学生生
活的实际情况,以及与中年级的衔接问题,将公共财物的范围基本上定位为以学校生活为主,主要涉及公物而不论及“公财”,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公共概念“这些是大家的”。教材是由“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
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四个话题组成,其中教材第35页的公物调查表将四个话题贯穿起来。二、教学目标1.认识学校的公物,建立公物的概念,体会公物带来的便利。2.了解学校公物的现状,查找公物损坏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二年级的学生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公物提供的种种方便,但对于什么是公物还没有明确的、深刻的认识。因此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公物
,怎么爱护公物,才会让学生更有责任、有担当。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科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情景法、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学会爱护公物。五、教学重点及难
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重点:认识学校的公物,建立公物的概念,体会公物带来的便利。难点:了解学校公物的现状,查找公物损坏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图片导入,揭示“公物”(出示图片)我们的校园这么干净漂亮,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呀
?看一看吧。与学生的交谈中揭示课题——这些是大家的图1、打篮球的场景。图2图书角看图书的场景。学生观察,反馈。本环节通过观察图片的方式导入,引出公物的概念,以轻松的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公物大搜查1
.同学们,不但校园里有公物,咱们的教室里也有不少公物,擦亮你们的大眼睛,看看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公物?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2.小结:哇,这些公物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方便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公物的存在,我们的校园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更加便利。1.学生观察反馈。2.师
生谈话交流。此环节由校园大场景走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室,进一步明确公物有哪些,交流中体会这些公物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三:校园公物还好吗?1.老师在课前请同学们做了调查。都调查了吗?你们调查的如1.组织同桌交流
调查情况。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2.学生分小组讨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发现,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去查找原因,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何?2.为什么有些公物在使用时这么完好,有些公物却有破损,还有些公物已经完全不能用了?它们是怎么变
成这样的?3.小结:公物是给我们每个人使用的,属于大家的(板书)。如果使用过程中只想到了自己,不管不顾随意破坏,它该多伤心呀!论,分析公物现状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寻找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特别是使用和日常护理相关的原因。)3.生反馈,师评价总结。四:公物的哭诉1.如果这些公物和
我们人类一样能说话,你猜它会说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音频——书的哭诉)2.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出示图片)3.假如这些公物经常受到破坏,我们的生1.学生倾听,谈感受。2.交流类似的现象。3.引导设
想公物遭到破坏的后果。本环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唤起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公物,从而为后续要进行的“爱护公物”教学做好铺垫,突破教学难点。活会是怎样的呢?4.出示儿
歌。五、总结整洁安全的公共财物对于大家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只有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园才会变的更美丽。1.出示《中小学生守则》第4条,“爱护公共财物”。2.学生读儿歌。《爱护公物人人夸》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9
这些是大家的公物大家的【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爱护公务的意识,养成爱护公务的好习惯正是这节课的主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