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DOC
  • 阅读 10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418.701 KB
  • 2023-01-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独家首发.docx,共(11)页,418.70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1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命题人:锦州中学刘菊审题人:锦州中学王会平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C.政治权

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2.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

踢球)”。这反映出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D.军队的体育围绕军事目的展开3.“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

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历史第1页(共8页)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4.冯友兰先生认为

“在三、四世纪间,曾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在十一、十二世纪间,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既“出世”又“入世”B.前者被称为“新儒家”,后者被称为“新道家”C.前者强调在政治上应当积极有为,

为现实服务D.后者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要顺应自然5.15世纪以来,中国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与此同时,日本、美洲的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465年到1550年的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约有14000吨之多,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这一现象A.增加了

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B.导致银贵钱贱影响经济运行C.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D.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松驰6.从先秦到明清,有诸多少数民族在东北大地上生息繁衍。满族人依山面水而居,牲畜多采用家庭圈养方式;为防止越冬果木遭受冻害

,契丹人发明了“土埋窖藏法”;赫哲人用“凿冰钩鱼”技术应对江河四五个月的结冰期。这体现了东北A.农牧经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B.经济水平始终落后于中原地区C.条件受限不适合发展农耕经济D.经济技术体现鲜明地域性特征7.张之洞称“《中庸》曰‘来百工,则财用足’。夫以足财归

之于工,此古圣人之富国之要策,重工之微旨也”;梁启超称“《周礼》有保富之义……国有富人,彼必出其资本与制造等事,以求大利”。两人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实现富国利民B.兴办近代工业C.托古改制D.工商皆本历史第2页(共8页)8.1905年,来自广东的实业家简氏兄弟,不

甘心“洋烟”在中国的一手遮天,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指责该公司同日本合作,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销量下降。简氏兄弟则提出“中国人应抽中国烟”的口号,很快扩大了市场。这反映了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发展B

.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C.抵制洋货助推经济发展D.社会思潮影响商业竞争9.《下南洋》是《学习强国》平台中的一部小说,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到印度尼西亚谋生的山东人的故事。以下可能出现在这部小说中的情节有①他们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

服务团”支援抗战②他们是因为逃避北洋军阀的苛捐杂税而出国③他们在印尼举行大型集会为抗日募捐④他们曾遭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打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0.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A.立法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是首要任务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C.突出落实政府“依法治国”理念D.工业化发展需要法制建设的配合11.下表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高

等教育毛人学率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完成目标情况(单位:%)。据表可推知年份目标2010年2015年p2020年规划预期目标253650实际完成目标26.54054.4A.高等教育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B.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稳步提升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D.高等教育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12.古代希腊举行奥运会时有许多具体规定,如:只要是纯希腊血统的合法男性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加;报名者在比赛前都要参加为期十个月的严格训练;任何城邦、君主或者个人都不得违反比赛的具体规则;裁判

一旦出现受贿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等。这主要蕴含了历史第3页(共8页)A.人文主义精神B.集体主义意识C.法律至上原则D.平等公正理念13.中古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地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

种观念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缚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14.下图为邓久根教授所绘英国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图。该图强调,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A.降低关税,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B.推动输出,始终保持着领先地

位C.是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的产物D.主要目的是诱导他国贸易自由化15.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40年来他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包括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曼德拉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南非人民所敬仰,主要是因为他A.争取国家独立B.反

对种族隔离C.反抗殖民统治D.推动经济发展16.有学者这样描述70年代的阿富汗:美国泵用苏联汽油灌满了苏联集团的坦克和美国卡车;苏联在北部和西部修建的道路与美国在东部和南部修建的道路连接起来。材料中的现象A.反映美、苏积极在阿富汗攫取经济资源B.是美、苏在阿富汗竞争的一个客观

结果C.是美国为巩固自已经济霸主地位的举措D.体现战后苏联改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历史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

为唐玄奘主持修建,是唐朝新科进士的题名地。诗人白居易29岁及第,题名后赋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宋代私人创办的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一些名儒出任

。教学时教师只择其一二进行精讲,学生通过学、问、思、辩,依靠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增进学识。书院还会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和精通学术的宿学鸿儒,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举办的“讲会”活动,允许不同学派开展争辩。北宋前

期,政府颁发给书院的教材主要有《诗》《书》《易》《左传》《谷梁传》《礼记》等。南宋中后期,统治者重视理学,加之书院多为理学大师创办,教课以理学内容为主。——摘编自陈祥《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诗句对研究科举制的史料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8分)历史第5页(共8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据统计,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共发表过七次关于“七七”抗战的通电和宣言。这些宣言表明了中共中央对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国际与国内形势的

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基本政治主张。其中,第四次宣言为1941年7月7日发表的《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然而敌人之进攻方兴未艾,协以谋我者,且有凶恶的法西斯同盟,南京之傀儡既为虎作伥,内部的亲日分子复诗张为幻,政治犹未澄清,民生愈

见凋敝,党派仍有磨擦,民意尚未伸张,各种惊心怵目之暗影,竟有趣来越大、愈闹愈凶之势。”——摘编自曹雁行《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七次“七七”宣言》材料二1942年5月,莱茵河下游和鲁尔区的共产党地下组织召开代表会议,号召德国人民以一切

手段推翻希特勒政权,结束战争。德国共产党人在各地建立反抗组织,仅在柏林就有30余家大工厂建立了分支组织。他们还出版地下报纸《鲁尔呼声》等。当年7月,鲁尔区各工厂联合大罢工,抗议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随着德国法西斯在各个战场的惨败,他们

不仅在工厂加强宣传活动,还深入到军队、监狱和集中营进行反战宣传。——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七七”宣言发表的国内背景。(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共产党反法西斯斗争的意义。(6分)历史第6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荷兰)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但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其政治体制十分僵化,不能够灵活适时调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们把大量的财富用于无休止的挥霍和个人消费,而不是推动本国的产业或者科技的发展……法国的科技发达,丝毫不亚于英

国。但当时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土壤,路易十六认为科学家们只会高谈阔论,而不能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英国的重点并不在于税收和关税的水平,而在于怎么使用这些税收,在1688年以后,英国的银行已经可以确保税收不会被花费在宫廷、

皇帝、皇后的娱乐之上,而被直接用于支付政府赤字和皇家海军的开支。——摘编自JohnU.Neson《IndustryandGovernmentinEngland1700—1900》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出的一

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

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

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优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文对工业文明体制的认识。(7分)历史第7页(共8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

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落幕,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40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春晚4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央视春晚,主要呈现联欢晚会的原生态喜庆氛围,可视为破土和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春晚不断探索和突破,融

入时代特点和社会现象;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春晚展现出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更趋向成熟并逐渐转型和不断创新;而近十余年的央视春晚不断融入网络文化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增强,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摘编自芦猛、刘鸣筝《从央视春晚40年透视社会生活的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

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央视春晚”这一主题,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历史第8页(共8页)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出奔是从一国出行到另一国寻求

政治庇护或援助的行为,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这一变化”围绕出奔者身份,指的是卿大夫及家臣取代国君、公子成为主流,说明卿大夫等成为诸侯国政治斗争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权力下移,故选C项。A项表述绝对,排除。B、D两项没有针对由春秋前期到春秋中后期的变化进行解释,排除。2.B【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围绕体育和军事的关联展开,符合题意的是B项和D项,其中D项表述绝对,排除,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出A项和C项信息,排除。3.D【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籍贯一律改为洛阳。由材料可知,改姓后的元氏大部分在墓志里将籍贯记为洛阳,故选D项。材料无法反

映出A项和B项信息,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4.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指魏晋玄学,后者指理学,二者分别被称为“新道家”和“新儒家”,B项顺序颠倒,排除。魏晋玄学强调政治上应当无为,排除C

项。D项为老子思想的相关内容,排除。故选A项。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一方面,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形成对外国输入白银的依赖,这会加大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故选A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导致白银贬值,

排除B项。传统自然经济瓦解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D【解析】材料介绍的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适应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明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经济技术,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不能体现。7.B【解析】由材料“此古圣

人之富国之要策,重工之微旨也”“彼必出其资本与制造等事,以求大利”等信息可知,材料中均体现对近代工业的重视,因此两人共同的主张是兴办工业,故选B项。材料涉及富国,未涉及利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托古改制,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并无“商”,且

并未涉及“本”,排除D项。8.D【解析】材料中的公司因被指责同日本合作,导致销量下降;因提出抽中国烟的口号而扩大市场,这里的“指责”“口号”都是结合当时反帝爱国思潮的一种商业竞争方式,故选D项。A项和C项均没有全面体现材料,排除。B项未体现材料主旨,排除。9.A【解析】②时间不符。

④应为荷兰殖民当局。抗战期间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③合理。抗战期间,3200多名掌握汽车驾驶及修理技术的南洋华侨,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参与抗战,①合理,故选A项。10.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

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有助于构建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故选B项。这些基本法律并不全是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排除A项。“依法治国”理念是到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排除C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11.C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增加,且在三个时期都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能反映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故选C项。A项信息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毛入学率提高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等,排除B项。“满足了”与史实不符,D项排除。12.D【解析

】综合材料中“只要是⋯⋯都可以报名参加”“报名者在比赛前都要⋯⋯”“都不得违反比赛的具体规则⋯⋯”“裁判一旦受贿必将⋯⋯”等信息,即可得出古代奥运会所蕴含的一视同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等信息,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不

是材料中主要蕴含的信息,排除。13.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古西欧人民普遍缺少国家和民族意识,这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C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教会和宗教神学的束缚只是原因之一,排除A项。B项和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4.

C【解析】根据材料“产能过剩”,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得知C项为本题答案。虽降低关税,但出口量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不会减少,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主要目的”表述绝对,排除D项。15.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曼德拉为世界特别是南非人民敬仰的主要原因是他带领南非人民

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实现了种族平等,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曼德拉的主要贡献,排除。1辽宁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历史··2··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6.B【解析】阿富汗位于中东、西南亚、中亚三大区域的交叉地带,其地理位置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期间是美苏两国角逐的对象和舞台。材料中的现象即是美苏两国通过对阿富汗的援助加强自身在阿富汗影响力的产物之一,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和D项都仅从某一国的角度进行阐述,排除。二、非选择题展科技的良好环境,有合理的税收制度。(6分,任答

三点即可)(2)认识:贫富分化明显,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资本家追逐利润财富,导致社会道德的衰败;私有财产是贫困、不平等的根源;以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强调社会平等。(7分,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7分)17.(1)该诗

句是研究科举制的一手史料。(1分)使用文学作品史料时,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该诗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唐代进士及第后“雁塔题名”的风俗,对于研究唐代科举录取人数及社会对新科进士的重视等方面也有较高的史料价

值。(3分)(2)教学内容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或受官方的影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或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或学术氛围浓厚);办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受科举影响;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书院深受儒学影响(或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教师多为儒者)。(8分,任答四点即可)18.(1)

日本扶植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1分)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制造了“皖南事变”;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推行“三三制”原则,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沦陷区,党领导人民开展

抗日宣传,利用罢工等多种形式,打击日本的殖民秩序。(8分)(2)意义: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反动面目;鼓舞了德国人民的斗志;直接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血腥统治和侵略政策;鼓舞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6分,任答三点即可)19.(1)优势:(和荷兰

相比)拥有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和西葡相比)资本积累用于发展工业;(和法国相比)有发20.示例:论题:央视春晚折射着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2分)阐述: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央视春晚如同一面镜子,建构着社会记忆,折射着社会变迁。20世纪80年

代,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央视春晚呈现的原生态喜庆氛围,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和文化的日益活跃。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央视春晚不断探索和突破,不断追随着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的脚步。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改革开放

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新世纪20年来的春晚展现中国的发展速度,融入网络文化和科技元素,体现了我国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新气象。(8分)综上,央视春晚作为一种媒介仪式,已经演变为民间习俗和国家仪式。从1983年到

2022年,维系着家国认同、共享着文化理念,见证着社会变迁。(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题号题型:分值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难度1选择题3。春秋政治中

2选择题3汉代文化易3选择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4选择题3古代思想中5选择题3明代经济难6选择题3东北经济中7选择题3近代思想中8选择题3近代经济中9选择题3抗日战争易10选择题3新中国法制难11选择题3新时

期教育中12选择题3古代希腊文化中13选择题3中古西欧社会观念中14选择题3近代英国自由贸易中15选择题3民族解放运动易16选择题3二战后国际格局中17非选择题12唐宋科举制中18非选择题15党史、二战中19非选择题13工业革命中20非选择题12改革开放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