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A开卷.docx,共(5)页,18.4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0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A(开卷)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源泉。试述中国的先进分子当时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00分)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以史为鉴、开
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
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便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把
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关键所在。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100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回答每一时代的重大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
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中国
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和实
践创新、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也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化,我们取得的一切发展成就都是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都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去做的。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
加彻底地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切实推动我们的视野格局、思维理念、工作方法全面适应新时代、引领新征程。要紧密结合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实践中的矛盾问题、担负的责任使命,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要求贯通起来深刻理解、
更富创造性地落实,不断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供参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
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答案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
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
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
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
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系统观,而且体现着我们党
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最新科学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这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精髓,克
服各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和错误认识。答案二: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
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创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首先指科技创新,同时也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创新及创新能力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创
新发展理念揭示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实现创新的复杂性。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创新发展理念也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的辩证关系。协调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思想的进一步创新发展,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深刻认识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出发,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理念
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短板,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涵,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当前,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的共同挑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类和平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开放发展理念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经济
全球化时代潮流的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需要,是历史前进的大势。开放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的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更加自觉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
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我国经济总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二,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有充分条件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为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只有更好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社会充满旺盛活力。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是引领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和“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