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5)页,37.45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的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北京》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北京建设成就(2)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的影响2.教材分析本节是本章认识区域特征的第一个范例,是认识中国区域特征和学习探究区域特征方法的起点。教材从自然环境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首都经济建设的发展变化四个方面动态体现了北京既有悠久历史和特殊文化的古城,又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大都市。本节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北京是一
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大都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绘图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北京的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职能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北京的景观图、北京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体现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近期,国务院通过了《雄
安新区规划纲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及定位,补充了北京的“大城市病”板块内容,一方面让学生能够理解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北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雄安新区未来的规划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
以北京的建设成就——“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例,让学生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以雄安新区协同京津冀共同发展为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及城
市职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区域的方法,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审美
情趣的培养。通过学生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京的建设成就,理解北京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职能的关系2.了解北京的“大城
市病”,分析北京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及沙尘暴发生的时间3.理解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及定位,分析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说出北京经济结构的变化,简要分析其与城市职能的关系2.通过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总结北京的“大城市病”3.通过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图、白洋淀景观图、交通图,学生从
中分析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4.通过视频《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直观理解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及定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城市规划设计师这一职业,拓展学生的视野2.在理解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和定位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祖国
的热爱与责任感5.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北京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职能的关系理解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及定位(2)难点:分析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二、教学方法1.使用天喻“教学助手”“互动课堂”软件,实现学生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主要使用“教学助手”“互动课堂”的“学生作
品”、“随机挑人”、“抢答”、“在线检测”功能。“学生作品”功能能够更好地点评学生绘制北京市经济结构折线图的成果;“随机挑人”“抢答”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在线检测”随堂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2.小组合作探究法。在难点的
突破上,如分析雄安新区的区域优势、对于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突破难点。想象未来理想城市的样子中,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有趣的话题能够让更多学生有话说,让小组的讨论氛围得到升华。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北京》第一课时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的前世今生,前世主要学习了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今生主要学习了北京的首都城市职能。根据知识结构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一、北京的建设成就过渡:那北京未来会怎么发展呢?首先我们来学习北京取得的建设成就有哪些。提问:一个城市
的建设成就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1.城市面貌2.城市面积扩大3.基础设施完善4.经济结构的变化课件展示北京复兴门的城市面貌变化的图片课件展示北京不同时期的城市地图课件展示北京1978-2010年基础
设施变化图使用教学助手“学生作品”功能接收学生绘制的北京经济结构折线图,并随机选取其中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读图归纳北京建设成就的体现。绘图活动:用平板拍照上传预习所绘制北京的经济结构折线图;读图回答:北京市的
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教学助手“学生作品”功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并且更直观地点评学生绘
制的结果。二、北京的“大城市病”1.雾霾2.沙尘暴3.人口增长过快4.水资源缺乏5.交通拥堵过渡:北京在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下面请翻开《导学练》P49,根据22题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完成。使用教学助手“随机挑人”及“抢答”功能。引导学生
根据材料简单归纳北京主要的“大城市病”。课件展示北京雾霾的照片。提问:雾霾的天气符号。复习空气质量指数的概念。课件展示北京沙尘暴的照片。提问:北京沙尘暴多来源于哪里?多发于什么季节?为什么?课件展示北京194
9-2020年根据《导学练》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1.北京有哪些“大城市病”呢?2.分析北京水资源缺乏的原因3.北京的沙尘暴多来自于西北地区的高原,一般发生在季,因为此时北方多、的天气。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更加直观感受北京的“大城市病”。深入分析北京发生沙尘暴自然灾害的原因及时间。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
取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通过“随机挑人”及“抢答”功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常住人口变化图。提问: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北京的人口数量是怎么变化的?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课件展示北京水资源与全国
人均、世界人均的对比图提问: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解决北京缺水的措施有哪些?课件展示北京交通拥堵的照片根据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图得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从而造成了北京水资源缺乏、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结合第4章第一节水资源所学的北方地区缺
水的原因及措施迁移分析北京缺水的原因及措施。根据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图分析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为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铺垫。三、北京的未来发展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2.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3.雄安新区的定位4.北京未
来的发展方向过渡:那如何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呢?如何给北京减负呢?课件展示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图、白洋淀景观图、交通图,提问:为什么承接地选择在雄安新区?使用教学助手“抢答”功能。课件展示课堂练习题目:(选择题)与当时的深圳和浦东一样,雄安新区也选择在开
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什么?A.技术创新B.交通方式C.产业基础D.建设成本(选择题)雄安新区应该承结合上述引导及课前搜集北京的资料: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到雄安新区。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图片资料分析承接地选择在雄安新区的原因:(1)地处京津冀腹地(
2)生态环境优良(3)交通便捷根据选择题答题技巧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根据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考察学生对北京非首都功能功能的理解。接的是什么功能?雄安新区
是不是就是承接北京不要的“东西”?播放视频: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解读片段未来的雄安是什么样子的呢?由谁来规划蓝图的呢?如果你是城市规划师,你理想中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播放视频: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解读片段2小结:未来的雄安
新区是一个绿色、创新、智能的城市。过渡:解决好了北京的“大城市病”,未来北京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北京的未来发展: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解得出答案。发挥想象力,体验城市规划设计师这一职业。让学生初步了解城市规划设计师这一职业。发
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视野。随堂检测使用教学助手的“在线检测”功能推送习题学生用平板完成“在线检测”检测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