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6-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36.536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6-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6-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6-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5)页,236.53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达成目标1.运用实验数据和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2.通过实例,明确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措施;3.通过对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

及治理措施的探讨,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学习过程知识点拨和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信天游》。信天游的传唱之地,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千百年来,这里的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

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目的: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兴趣。【知识回顾】四组分别默写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快速且准确地完成的小组加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从我们的复习当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处在我国地势第二

级阶梯,也就是第三级阶梯向第一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同时它是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的地区,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农业类型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由于这种特殊的过渡性,使得该地的环境要素不稳定,导致环境问题多发。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不同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原因就在于这里长期的

水土流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新的环境问题。【新课讲授】一、水土流失概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指的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地表土壤中的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70%的面积都存在严

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每年向下游输沙约12.8亿吨。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自然想到的是能否尽自己的一份力。首先要了解的是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怎么样影响着水土流失。二、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请看导学案正面的

表格,表格第一列表示植被覆盖率,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越茂密,最后一列是侵蚀量,表示每年每立方千米中多少吨土壤被带走,数值越大,说明水土流失越严重。下面请每组利用平板电脑中的模拟实验计算侵蚀量,并得出结论。观看模拟演示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植被(%)坡度(°)1小时降水总量(mm)侵蚀量(t/km2)①0540②70540③702040④702080*注:侵蚀量数值越大,说明水土流失越严重。结论:1.对比①和②可得出: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水土流失

越。2.对比②和③可得出: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水土流失越。3.对比③和④可得出: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水土流失越。水土流失除了和植被,坡度和降水强度有关外,还与土壤的质地有关,比如说疏松的沙土

和紧实的粘土在相同条件下哪个水土流失更严重呢?给出沙土和黏土的图片,学生比较。刚刚我们见到的都是模拟的实验,现在来观看下我们学校同学亲自操作的实验。来验证下我们的结论。播放地理实验视频。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有了科学实验的支撑,请大家结合老师给的资料,从以上四个因素出发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的自然原因,比一比哪个小组有理有据,又准确。1.自然原因结合以上实验和以下图文资料,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材料一黄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学生作答。

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坡度陡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在我国古代漫长的时期内,黄土高原曾经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商朝时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除自然环境的变迁外,还有什么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变成了今日

支离破碎的面貌呢?给出图片,学生归纳总结。在我国古代漫长的时期内,黄土高原曾经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商朝时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除自然环境的变迁外,还有什么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变成了今日支离破碎的面貌呢?愈加沉重的人

口压力导致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破坏了植被;人类修路、采矿,改变原有的土壤结构,使其更加疏松;人类的过度放牧也同时破坏着植被。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危害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地表肥沃的土壤带走,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而其影

响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生产生活,它对黄河下游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学生回答“地上河”成因和危害。播放反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危害的视频,感受其严重性和危害。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治理措施相信看完视频后,你们跟我一样想给当

地的居民想想办法,你能不能根据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对症下药,想出几条可行的措施呢?小组讨论后回答。1.植树种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效果明显,浑浊的泥流经过护坡林草带变成了少量清流,加一道附加题,假设你生活在黄土高原上,想要植树种草,承包了A

B两块地,坡度一陡一缓,一个种山杏和优质牧草,一个种草、灌木和山杏,你如何选择?A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应该封山育林、育草,发挥其生态功能,B地坡度小,可以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2.修建梯田(工程措施)梯田可以减缓坡面水流,有效的

保蓄水土。3.打坝淤地还有一种措施是叫做打坝淤地,先修建拦土坝,将泥沙淤积下来,数年以后就可以进行农业活动,这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智慧。4.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合理放牧……关于人地的关系的思考今天对于黄土高原的学习不仅仅是讨论一个区

域的环境问题,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启示,从很久以前的天定胜人,到后来的人定胜天的思想都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我们,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人们在努力改善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大规模的植被建设后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一抹鲜嫩而苍翠的绿色。这才是更让人心生欣

慰的事情。教学反思对时间的把控不足,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小组之间同质,组间成员之间体现个体差异性,对于所有学生如何考察是否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比较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应给每个学生一个平板电脑,

提高每个人的体验性和参与度,地理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与信息技术整合,备课阶段体现在实验视频的制作,教学软件的应用,课上体现在多让学生接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