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二-含答案

DOC
  • 阅读 30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5.500 KB
  • 2023-01-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医诊断学试题二-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医诊断学试题二-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医诊断学试题二-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医诊断学试题二-含答案.doc,共(6)页,4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59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舌诊专著是:()A.《伤寒舌鉴》B.《敖氏伤寒金镜录》C.《伤寒观舌心法》D.《彩图辨舌指南》答案:B2.在《灵枢•五色》中,鼻尖候:()A.肝B.心C.肺D.脾答案:D3.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尿少便结,脉细数,属于:()A.阴虚证B.血虚证C.津液不足

证D.血热证答案:C4.脱肛,便溏,气短纳少,脘腹坠胀,舌淡苔薄,脉弱,证属:()A.脾气亏虚B.肾气亏虚C.脾虚下陷D.脾不统血答案:C5.黄疸,发热,胁痛,苔黄腻,脉弦数,此属:()A.脾胃湿热B.肝胆湿热C.大肠湿热D.膀胱湿热答案:B6.下列何证见满面通红:()A.阴

虚证B.戴阳证C.肝胆湿热D.实热证答案:D7.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的是:()A.错语B.独语C.谵语D.呓语答案:C8.由于气候对脉象的影响,平脉在冬季可以见哪种脉象:()A.弦B.洪C.濡D.沉答案:D9.食滞所致呕吐的

特点是:()A.吐物清稀B.吐物酸腐C.干呕无物D.喷射状呕吐答案:B10.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候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答案:C11.颈前近喉结处有肿物,可随吞咽移动,称为:()A.瘿瘤B.瘰疬C.痰核D.发颐答案:A12.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A.肾精久

亏B.肾阳亏虚C.水饮内停D.血瘀日久答案:D13.“除中”的表现是:()A.食欲逐渐恢复B.病危突然欲食C.虽饥但不欲食D.食量逐渐增加答案:B14.下列诸项,除哪项外均为血瘀证常见的临床表现:()A.疼痛如针刺B.腹内肿块坚硬C.出血反

复不止D.手足心热答案:D15.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A.饮停部位B.饮邪性质C.饮邪多少D.饮停先后答案:A16.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的共同症状是:()A.便溏B.形寒肢冷C.脘腹坠胀D.肢

体浮肿答案:A17.日晡潮热,可见于:()A.湿热交阻B.热入营血C.阴虚火旺D.阳明腑实答案:D18.在下列各症中属于阴虚证的表现是:()A.面色萎黄B.脉细数C.神疲乏力D.舌淡黄答案:B19.根据目部分属五脏的理论,瞳仁属:()A.肝

B.肺C.脾D.肾答案:D20.气从胃中逆上,出咽喉而发声短频者称:()A.呃逆B.太息C.干呕D.嗳气答案:A21.下列诸项,除哪项外,均为心火亢盛的临床表现:()A.心胸烦热B.喃喃自语C.狂躁谵语D.夜不成寐答案:B22.下列哪一项

症状不是肝气郁结证所见:()A.情志抑郁易怒B.胸胁闷胀C.咽部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D.视物模糊答案:D23.胃阴不足的病人常出现:()A.饥不欲食B.多食善饥C.纳呆厌食D.厌食呕吐答案:A24.午后颧红属于:()A.阴虚内热B.阳明实热

C.外感风热D.真寒假热答案:A25.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者:()A.表邪入里B.里邪出表C.正气胜邪D.胃气暴绝答案:D二、多选题1.望面色五色诊中,青色多主:()A.血瘀证B.寒证C.疼痛D.惊风E.戴阳证答案:ABCD2.下列

脉象哪种属于沉脉类:()A.沉脉B.伏脉C.牢脉D.弱脉E.濡脉答案:ABCD3.下列哪些证均能出现心烦:()A.心肾不交B.心脉痹阻C.心火炽盛D.心阴虚证E.肾虚水泛答案:ACD4.望神具体可从哪些方面进行:()A.色泽B.两目C.舌苔D.神情E.体态答案:ABDE5.主疼痛的常见

脉象有:()A.洪脉B.弦脉C.紧脉D.伏脉E.动脉答案:BCDE三、填空题1.中医诊断学的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2.首先论述“两纲六变”的中医学著作是《(景岳全书)》。3.病色根据有无光泽分为(善色)和(恶色)。4.中医将人的体质类型分为(阴脏/偏阴质

)、(阳脏/偏阳质)、(阴阳平和/阴阳平和质)三种。5.(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四、问答题1.(名词解释)腻苔答案: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

称为腻苔。2.(名词解释)真脏色答案:指五脏精气衰败而显露于外的颜色,是脏气外泄的表现。真脏脉:疾病危重时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将竭、胃气已败的征象。3.(名词解释)恶寒答案: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的症状。4.(名词解释)合病答案: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5.(名词解释)里急后重答案: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6.试

述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答案:从寒热表现、口渴饮水、面色、分泌物与排出物、舌脉象等方面鉴别。7.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要点有哪些?答案: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8.表证问汗有何临床意义?答案:表证是外邪侵犯肌表的一种证候。但邪气有寒邪

、热邪、风邪等不同,通过问汗可以有助于辨别表邪的性质,并且可以了解机体营卫是否失常。表证无汗,是外感寒邪的表寒证。提示寒邪束表,腠理玄府闭塞。若表证有汗,发热恶风,脉缓者,是外感风邪,称表虚证。提示风邪袭表,风性开泄,腠理玄府开张,津液外泄。若表证有汗,兼发热较重,脉浮数者,是外

感热邪的表热证。提示热邪袭表,热性升散,腠理开放,津液外泄。9.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的异同如何?答案:此两证的病位都在肝,病变都侵犯人体“上”部,都呈火热的表现,因此,皆可表现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胀痛,舌质红,脉数。区别:肝火上炎是实证、实热证;肝阳上亢是下虚上实证、虚热证,因而肝火上炎表

现苔黄脉弦数,肝阳上亢表现舌红少津,脉细数;肝阳上亢的下虚是肝肾阴虚,因而有腰膝酸软,这种兼有肾阴亏的“下虚”是肝火上炎所不兼有的,也是两证的主要区别之一。10.气虚证与气陷证有何联系与区别?答案:联系:气虚证和气陷证都属于气虚类证。气陷多是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

式,一般指脾气(中气)下陷。气虚证进一步发展导致升举无力,气机下陷,则可形成气陷证。区别:气虚证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功能减弱,以气短、乏力、神疲、脉无力为辨证依据。气陷证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11.如何认识五脏的阴虚

证?答案:阴虚证的共性是: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这是由于阴液不足,虚火内生所致。阴虚一般表现的基础上,若心悸,心烦,不寐,称为心阴虚,这是由于阴液不足,使藏神的功能失常所致;若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称之为肺阴虚,这是由于虚火烧灼肺阴

或使肺的脉络破损所致;若两眼干涩,胁肋隐痛,脉弦,称之为肝阴虚,这是由于虚火灼阴,阴液不养肝窍或影响肝经所致;若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称之为肾阴虚,这是由于肾阴不足,使肾主骨、生髓、通脑、开窍于耳的功能失常所致。12.周某,女

,57岁。咳嗽、喘息病史20年,每逢季节变化或过劳而诱发。昨日洗澡时自觉困倦,久之自觉呼吸困难,服止喘片一片未见好转。来诊时症见喘息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自汗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根据病

案内容完成下列要求:①主诉:②八纲辨证结论:③脏腑辨证结论:④证候分析:答案:①主诉:间断性咳嗽、喘息二十年,复发加重一天。②八纲辨证结论:里;虚。③脏腑辨证结论:肺肾气虚证(或:肾不纳气证)。④证候分析:咳喘日久,耗伤肺气,导致肺气虚

。肺气虚日久,元气生成不足,累及于肾,致使肾气虚,见腰膝酸软;肾失于摄纳,故喘息气短,呼多吸少。活动、过劳则耗气,可致症状复发或加重。气虚不能摄津故自汗,脏腑功能减退故乏力,脉气鼓动无力故脉弱,舌象无显著变化(气血不充,无邪热,痰湿不盛,故舌色淡,苔白不厚)。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97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